新闻公报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在北京与传媒谈话内容

< 返回

  以下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今日(八月十五日)下午在北京出席亚太区经济合作组织健康与经济高层会议后,与新闻界的谈话内容: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我今日代表香港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亚太区经济合作组织健康与经济高层会议。我在会议上分享了香港的医疗改革经验,主要是讲解香港即将推出的自愿医保计划,藉此平衡香港的公私营医疗服务发展。我亦有机会与其他卫生部长,交流不同国家的医疗体系面对的共同问题,有些国家与我们面对的问题相若,医疗体制亦相似。今天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们将与这些国家加强在医疗改革方面的交流,互相学习。当然,大家很关注的公共卫生领域,例如传染病防控工作方面,我亦有机会在会上与其他部长,还有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同事,进行交流。

  至于伊波拉病毒的威胁方面,今天早上的会议并没有就此进行主题讨论,但我们有机会在双边会谈当中,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同事,以及其他国家卫生部的同事进行交流。大家也非常同意,由于至现时为止,伊波拉疫情在非洲并没有缓和及受控的迹象,因此大家也十分担心这情况。在全球化的情况下,不单是香港,即使是内地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现时也有很多非洲旅客到访,或前往当地居住或做生意,大家也面对相同的问题。因此,大家比对数方面的措施时,发现其实十分类似,大家也希望在入境方面,能够尽快辨认那些来自,或在伊波拉病毒潜伏期内曾前往现时受影响的西非国家的人士。很多亚洲国家与香港一样,没有从受影响的西非国家到来的直航班机,因此,要辨认哪些人士是从受影响的地区直接前来,是有困难的。大家会采取不同的方法,但我相信原理也是差不多。正如香港现时的做法,针对我们现时已知的四个受影响地区,在入境柜台方面,若辨识到该些人士是持有受影响国家签发的护照时,入境处人员会向他们派发指示单张。此外,我们在这数天亦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不论在机场或其他陆路口岸,也会在入境大堂进行广播,提醒任何旅客或返港人士,若他们在伊波拉病毒潜伏期内曾前往受影响地区,或有任何接触史,并感到身体不适,便须立即联络港口卫生人员。若在入境时没有出现病征,但在到港后才出现病征,我们也会提醒他们应该怎样做。我们亦已联络所有航空公司的运作部门,将会陆续在所有抵港航班上,在抵港前进行相关广播。至目前为止,我相信我们的防控措施与其他地区相比,大家采取的方法也是相若。香港的做法已颇广泛,希望能尽量涵盖所有有可能在病毒潜伏期内曾身处受影响地区的人士。

  大家也关注的另一问题是怀疑病例。由于不同国家也有来自西非国家的旅客,各地的医疗单位亦开始报告发现怀疑病例,各个社会也十分紧张,香港也不例外。过去数天,我们举行了数个个别部门及跨部门会议,藉此整合及理顺有关将怀疑病例送院的情况。大家也知道,香港最主要的隔离地点,是在玛嘉烈医院的传染病大楼,任何出现病征的病人,即使前往香港不同地方求诊,主要是急症室,若我们认为属于怀疑(个案),便会将病人转送玛嘉烈医院(进行隔离)。有部分病人可能病情较严重或需要求助,需由救护车接载前往医院,我们与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和消防处已达成协定。若救护车接载属于怀疑(个案)的病人,虽然救护车也会将病人送到就近的急症室,但救护车人员在送院途中会与急症室的医生联络,待抵达急症室时,病人在许可的情况下会逗留在救护车上,由穿着防护衣物的医护人员到救护车上进行评估,若评估结果认为属于怀疑病例,便不会安排病人下车,而是直接转送到玛嘉烈医院的传染病中心,这做法应该将于这段时间开始。

  另一项关注点是防护衣物,除了两天前的一连串会议,其实随后亦举行了很多跟进会议。大家提出有很多不同规格的防护衣物,但实际上最重要是需要因应专业的判断,视乎哪类防护衣物能因应这传染病的传染途径。伊波拉病毒病的传染途径并非透过空气传播,而是透过直接接触体液,现在我们所采用的防护衣物,无论在任何环节下,均符合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及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的指引。因应不同情况需使用的不同防护衣物,我们会进一步作出较详细的分类。因为前线医护人员能想出很多不同的情况,例如是进行评估,或紧密接触、需要进行急救程序,又或是在运送病人的时间,需要整日穿着全套防护衣物到处工作,其实各情况的做法是不同的。我们会基于这几天制定的原则,再作出更仔细的指引。

  此外,大家也非常关注药物发展的问题,就这方面我们也有机会与其他国家,以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同事沟通。主要的问题是,现时虽然有数种药物对治疗伊波拉病毒病可能有作用,但那些药物均未经过全面的人类测试,仍有道德上的争论。世卫已发出指引,指出在此事宜上,由于事态严重,而且基本上暂时没有其他药物,获证明可医治伊波拉病毒病,在这情况下,采用那些药物并不会违反道德的原则。我们亦已决定,基本上由临床救治队伍决定(是否采用那些药物治疗相关病人)。不过,究竟有没有这些药物(供应),以及使用情况为何,专家将于其后一段时间再详细研究。其实现时仍存在很多疑问,首先,即使我们决定采用那些药物,究竟有没有供应?当局的总药剂师已接触了世卫,还需等待答覆,若我们需要采购,途径为何?大家需要明白,可能很多国家、不同地方,也像香港一样,正向世卫或药厂查询,若需要使用那些药物,需如何采购,我相信有关机构需要时间逐步理顺、计划流程后,再通知我们相关的安排。暂时来说,起码我们并非即时需要使用有关药物的地区,他们须立即处理的是,有些受影响的西非地方已出现的供应问题。

  最后,正如我早前提及,我们开始担心我们的同事,尤其是前线同事,开始出现忧虑,无论是编更或防护衣物的安排,他们了解的情况为何、会否担心保护不足,以至当值时间的长短、当值时可否接触其他人士等问题,他们可能有很多忧虑。因此,与医管局沟通后,医管局已展开了一轮与员工沟通的工作,包括于不同的医院联网举行论坛。我亦会于返港后数日,安排时间前往前线的一些服务单位,了解前线同事对于应对伊波拉病毒的威胁时所面对的问题。

记者:有否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代表讨论,两地就加强应对伊波拉病毒有否合作空间?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有的,我们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同事讨论时,了解到内地不同城巿也有相当比例的人口为非裔人士,他们在那里聚居或营商,甚至留学,所以双方已同意,那些群组当中若有特别事情发生,内地会向我们通报。其实在沙士(疫情)后,我们与内地,无论是中央或邻近香港数个地区的城巿,均建立了一个点对点的传染病即时通报机制。

记者:(有关广州也有非裔群体聚居)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内地应对伊波拉的策略,与我们的想法差不多。第一,最主要是在不同的关口,即入境地方,当然就内地如此大的国家而言,亦需要优先处理一些有较多非洲国家人士往来的城市,内地可能会集中精力在这些城市,进行较多宣传工作,万一有这类病人到来,希望可及早发觉。另外,针对居住在内地某些城市的非裔人士,若是来自受影响地区的人士,他们也会特别留意。最重要是我们与内地制定有效的通报机制,不论是发现真正的医疗情况或任何异常情况,他们也会向我们通报。

记者:(有关现时香港与内地就伊波拉疫情的通报计划)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我们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同事有一个很好的讨论,在防控伊波拉病毒方面,其实大家的想法也相若,最重要是在入境的地方,可以尽早辨认一些怀疑病例。另外,内地的同事亦关注来自受影响地区族群,在内地聚居的地方,他们也会比较重点留意。自从沙士后,香港与内地已建立了一个很好的点对点通报机制,一旦在香港或内地,发现任何有关伊波拉病毒的事宜,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利用这个点对点的通报机制。

记者:政府内部对伊波拉病毒传入香港的风险评估为何?踏入盛夏,有关病毒的传染风险为何?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虽然我们曾进行整体评估,专家认为伊波拉病毒在香港社会广泛传播的风险属于低,但有关出现任何外地输入的病例,我不认为这方面的风险是低的,因为香港是一个国际城市,我们基本上应该与其他国际城市或地方一样,需要有心理准备,任何时间也有可能出现一个已感染病毒的人士,从受影响地区,在他未病发时到来香港。这就是我们整体卫生系统作出高度戒备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对香港的医疗卫生体系有信心,我们是有能力应对的,只要我们能及早辨认怀疑病例,及早把(怀疑染病的人士)隔离,然后尽快进行快速测试,我们亦已充分掌握快速测试的诊断能力。由于这病毒本身不会透过空气传播,而是透过体液直接接触而传播,因此我们认为即使出现输入病例,也有信心可以控制传播的规模。

记者:(有关季节是否有影响)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所有的传染病,我们也会注意季节方面(的影响)。暂时来说,伊波拉病毒病主要在非洲地方爆发,究竟这病毒在非热带的地方的传播率是否较低,我也要参考更多国际文献,才可以回答大家,但我们不会因为不同季节而放松警戒。

(请同时参阅谈话内容的英文部分。)



2014年8月15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9时17分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