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背景
醫務衞生局局長序言醫務衞生局局長序言
煙草產品對健康的影響眾所周知。吸煙是導致死亡和多種慢性疾病(例如心臟病及多種癌症)中最重要但可預防的風險因素。隨着人口老化及慢性疾病比率不斷上升,醫療系統正面對巨大挑戰。吸煙所產生的二手煙同樣有害並會引致多種慢性疾病,更會對公眾和社會造成負面影響。每兩名吸煙人士就有一名因吸煙而提早死亡;而接觸二手煙的非吸煙人士亦有提早死亡的風險。

政府的控煙政策一直與時並進,透過多管齊下的方式例如立法、宣傳、教育 及推廣戒煙等落實控煙政策。早於1982年,政府為保障公眾健康,正式訂立《吸煙(公眾衞生)條例》,立法推行控煙工作,並於歷年來與時並進,先後作出多次修訂。在《吸煙(公眾衞生)條例》實施的40年後,本港吸煙率已由1982年的23.3%大幅下降至現時的9.5%。然而,本港目前仍有接近60萬人每日吸煙。面對人口老化及慢性疾病患者數量上升等問題,醫療系統目前正面對巨大挑戰。若我們的控煙工作停下腳步,吸煙率或有機會再次反彈,直接影響市民健康。

我們在《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中訂下了在2025年將吸煙率降至7.8%的目標。本諮詢文件以四個主要控煙策略為主軸,就下階段控煙措施聆聽市民意見,以穩步邁向「活力健康 無煙香港」的願景,保障公眾健康,杜絕煙草為社會帶來的沉重健康損失和經濟負擔。

我們深信本諮詢文件提出的四個控煙策略將引導我們討論下階段的控煙政策及步伐。希望大家能把握機會就下一階段控煙工作凝聚共識,讓我們長遠構建一個更有活力、更健康和無煙的社會。
醫務衞生局局長
盧寵茂教授,BBS,JP
醫務衞生局局長
盧寵茂教授,BBS,JP
公眾諮詢目標公眾諮詢目標
整體吸煙率
世界衞生組織(下稱世衞)指出,煙草使用是全球共同面對的最大公共衞生威脅。煙草產品每年導致超過800萬人死亡,當中約120萬人因吸入二手煙而失去生命。每兩名吸煙人士就有一名因吸煙而提早死亡;而接觸二手煙的非吸煙人士亦有提早死亡的風險。從社會層面而言,煙草使用危害公眾健康、導致生產力下降、耗費醫療資源,並對環境造成污染。吸煙在社會經濟能力較低的人口相對普遍,其購買煙草產品的支出佔家庭收入的份額相對較高。低收入人士購買煙草產品的支出,以及因健康問題而導致的醫療開支和收入損失,亦會直接加劇貧富差距。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75號報告書》(下稱《報告書》),雖然香港的吸煙率於2021年降至9.5%的歷史新低,但社會上仍有約58萬人每日吸煙。這與政府在《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下稱《策略及行動計劃》)中所訂下於2025年達至7.8%吸煙率,以及穩步建立無煙社會的目標仍有一段距離。其中女性吸煙率不但未有跟隨整體吸煙下跌,而實際人數更有不跌反升的跡象。

政府現進行公眾諮詢,希望聽取社會對下階段控煙策略和措施的意見,以邁向「活力健康 無煙香港」的目標。我們會根據各持份者的意見制定下一階段控煙工作的詳細建議。你的意見對我們的控煙工作十分重要。
現時香港吸煙情況現時香港吸煙情況

煙草產品對醫療系統帶來沉重負擔

煙草煙霧含有超過7 000種化學物質,當中約70種為致癌物,並影響身體各個器官和系統,引發疾病。吸煙是導致死亡和慢性疾病中最重要但可預防的風險因素。煙草使用不但增加醫療開支,更同時導致生產力下降。縱觀全球數字,16%的非傳染病死亡個案例如心臟病、癌症、糖尿病及肺部疾病,都是由吸煙所導致。根據2020年數字,在本港眾多癌症中,肺癌的病發及死亡個案宗數最高。研究顯示約80%的肺癌死亡個案與吸煙有關,而臨床研究發現每10 宗肺癌死亡的個案中有9 宗是因吸煙或接觸二手煙導致。另外,一項於2011年進行的本地研究顯示,與煙草有關的死亡人數每年近7 000 人,因使用煙草而造成的健康問題帶來估計每年約55 億港元的經濟損失(以當時價格計算)。與此同時,吸煙者的配偶即使本身並不吸煙,但因為經常吸入二手煙而導致患上肺癌的風險會增加兩至三成。

因吸煙而導致的疾病例子

因吸煙而導致的疾病例子

應對人口老化與吸煙雙重夾擊

吸煙與患上慢性疾病(包括心臟病、癌症、糖尿病及肺部疾病)的風險有直接關係。隨著煙民的年紀增長,50 歲以上的吸煙者從2000 年的231 300人攀升至2021年的294 200人,升幅接近30%,佔整體吸煙人口的一半。雖然香港整體吸煙率正逐漸下降,但年長煙民因吸煙引致的額外健康風險對整體醫療系統所造成的負擔只會越來越大,問題實在不容忽視。

抵銷煙草宣傳和引誘

煙草公司往往會利用不同宣傳手法增加煙草產品的吸引力及刺激使用意欲。根據衞⽣署控煙酒辦公室(控煙酒辦)的數據,過去數年有關違例煙草產品宣傳的個案數⽬⼀直增加。證據顯示,煙草產品的包裝和展示是重要的營銷手法。煙草產品包裝的圖案、文字,以及顏色,均可操縱消費者對產品風險的判斷,直接影響購買決定。

杜絕青少年接觸煙草產品

防止青少年吸煙一直是政府控煙工作重點之一。根據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於2021年的調查顯示,中一至中六學生的現時吸煙率為1.2%,略低於2019年調查所錄得的1.5%。有關數字所錄得的下降,充分反映社會各界(包括非政府組織、學校、教師、家長等)與政府通力合作防止煙害影響青少年的成果。儘管如此,該項調查發現依然有7.4% 中一至中六學生(即超過24 000 名中學生)曾經嘗試吸煙,顯示仍有不少學生會受好奇心驅使而接觸煙草產品。根據控煙酒辦的數據,過去數年有關違例煙草產品宣傳的個案數目一直增加,顯示青少年仍有不少機會直接或間接接觸到煙草產品。我們亦留意到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煙草產品(包括傳統捲煙或香煙(下稱捲煙)和水煙),以增添味道(例如薄荷、水果味等)來誘使青少年嘗試吸煙。

杜絕青少年接觸煙草產品

戒煙服務

政府亦致力幫助吸煙人士戒煙。自2009年起,衞生署每年向非政府機構提供資助,為市民提供以社區為本的免費戒煙服務。這些戒煙服務採用不同治療方法,包括輔導、戒煙藥物和中醫針灸,亦提供不同服務模式,包括戒煙診所、工作間外展戒煙服務、流動戒煙車、青少年戒煙熱線,以及針對不同種族人士及新移民的戒煙計劃等,務求能接觸每一位吸煙者並提供適切的戒煙服務。每年接受戒煙服務的人數從2009年的約700人逐步上升至2016年的超過6 500人。然而數據顯示近年接受戒煙服務的人數有下降趨勢,部分年份甚至不足5 000人。我們須檢討目前的戒煙服務,以及為醫護專業人員提供的相關培訓,以鼓勵和協助更多吸煙人士成功戒煙。

四十年控煙進程四十年控煙進程
願景願景
01
02
03
04
四大控煙策略四大控煙策略
管供應、降需求
禁宣傳、減引誘
擴禁區、免煙害
重教育、助戒煙
gotop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