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談猩紅熱、母嬰健康院與產科服務及醫保計劃(附圖)
以下為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今日(七月四日)訪問聖公會幼稚園(中環校)了解該校因應猩紅熱所採取的預防措施後會見新聞界的談話內容(中文部分):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今天我特地來到這間幼稚園,想了解學校方面應對最近猩紅熱(個案)上升的處理方法。我們留意到幼稚園在這方面相當負責任,每日上學時,也會替小孩子量度體溫,另外,每個班房外也有一些消毒液,讓他們可以隨時洗手。他們每次進行活動後,也會全班一起洗手,這個人衞生習慣事實上相當重要。香港現時猩紅熱的情況仍然高企,每日有十多二十個公布個案,整體來說已達六百多個。香港在過去十年的平均數字,最高只達二百多,今次僅半年已達(過去每年平均數字的)三倍,所以我們認為今次猩紅熱病菌的基因轉變所引起的傳播率較以往為高,也值得關注。但因為這個病以抗生素(治療)仍然有效,所以應該及早發現、及早醫治,安全方面應可肯定。我今日亦特地了解學校及其學生的暑期活動情況。還有約兩星期,很多幼稚園也開始放暑假,有不少暑期活動在七月中至九月初前舉辦,有部分暑期活動在學校或經學校舉行,也有些經政府康文署的地方舉行,這些地方我們已透過跨部門處理,已通知大家要注意。亦有一些私人活動,營辦者可能不太清楚(處理方法),我們希望藉此呼籲他們若發覺孩子感到不適,要求他們留在家中休息及就醫,若發覺有多於一名小孩染上猩紅熱,應及早通知衞生署,讓他們處理,因為我們希望盡量令這疾病不會蔓延得太快。以過往經驗看來,很大的組群爆發不多,很多都是個別個案,但若我們不小心的話,會令這病菌蔓延得太快,這亦是我們關注的地方。
記者:是否估計猩紅熱會持續至夏季結束後,至秋季有關個案才有望減少?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通常一個病菌尤其是有新的基因轉變,其傳染的持續性會較一些本來已有的病菌為長。譬如病毒與細菌的感染,通常來說也有一、兩個月至兩、三個月的傳染期;一個基因改變了的新品種,可能會持續至四、五個月也說不定。猩紅熱若譬如由五月開始是高峰,我們最少要觀察至九月才行。
記者:今日報章報道北區的母嬰健康院的問題,其實當局有否留意有關情況,如何幫助本地的媽媽?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過去數年,衞生署的母嬰健康院留意到越來越多初生嬰兒接受服務,過去六年的數字大約是三十萬,即平均每年有約五萬。但在二○○六、○七年時,(每年數字)可能僅四萬多,現時說不定已達六、七萬。這部分的數字中,有一半即51%是本地家庭的嬰兒,49%屬非本地或雙親中有一位可能並非香港人,大約有16%小孩的父母均非香港人,可能是居於深圳、廣東省或附近,特地來港接受服務。我們預計有關服務量會不斷增加,衞生署在過去數年亦已增加人手以作配合,包括醫生增加了接近十名、護士有四十多名,但我們也預計有關服務量的需求會不斷增加。配合我們最近的政策,我們必須限制前來香港出生的嬰兒數字,因為並非只是產科或兒科的服務(受影響),其他的服務亦會受影響,所以我們這項政策必須配合香港整體的服務量才行。
記者:是否知悉哪幾區還是特別是北區的人手比較緊張?會否再增加人手?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母嬰健康院沒有限制居住哪一區要往哪裏(使用服務),通常父母會選擇前往較方便的地方,尤其北區特別接近邊境,當然有些住在內地、持有香港出生的身份(證明)的小孩,便可來港接受服務,所以接近邊境即新界北面的母嬰健康院,通常來說工作量會增加多些。因此,我們會在有關方面增加多些人手。
記者:(有關本港孕婦表示受內地孕婦影響,令她們要轉看私家醫生及跨區接受服務,局方如何提供協助?)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衞生署會繼續接受所有合乎資格的香港嬰兒,包括香港家庭及一些並非居於香港的小孩,這方面我們在政策上沒有分別,但最重要是我們視乎服務量需求,要繼續增加資源來配合。
記者:有報道指在政府公布內地孕婦限額數字後,有私家醫院大幅加價三成,令計劃到私家醫院分娩的本地孕婦的開支也貴很多,會否與私家醫院方面討論這個問題?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據我所知,無論是公營或私營醫院,我們並沒有限制本地孕婦的數目,即若她們是本地孕婦,她們往哪裏分娩,也應可預約床位。但當然,也要視乎(孕婦)是否選擇某個產科醫生、該產科醫生獲有關醫院配給的名額有多少等,來作這方面的決定。但我與私營與公營醫院也說得很清楚,大家也同意優先處理本地孕婦的服務。
記者:是否看到(私營醫療服務)價格上調?政府可否作監控?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就私營醫療服務方面,我剛才已說過,由於我們沒有限制他們處理多少名本地孕婦,我們認為他們有自由度訂定收費。但由於有一定競爭,相信價錢不會訂得太高,因很多醫院亦認為香港孕婦是屬他們優先處理的組群。
記者:(有關自願醫療保障計劃,政府是否會為高危人士「包底」?)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就醫保計劃方面,我們作出兩次詳細諮詢後,會於下星期在立法會交代下一步工作。在這方面,我們認為大部分市民支持我們現時的工作方向,即自願的醫保。至於詳細情況,容許我下星期才多說一些。我們認為有責任(推出)一個公平、公正的保險制度,第一方面令市民受充分保障。第二方面,無論是保險界、或是醫療界,均能持續發展。
記者:(有關本地孕婦指,自公布限制非本地孕婦的分娩數目後,有私家醫院加價三成,令她們失預算。政府如何協助她們?)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私家醫院方面的價格,現時並無任何管制的機制。在自由競爭的情況下,她們有一定的選擇。當然她們亦可以選擇接受公營醫療服務,尤其我們已決定在公營醫院方面,必須優先處理本地孕婦。
記者:(有關自願醫保計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詳細情況我會在下星期交代。我們一直倡議如有全民的自願醫保,我們應照顧長期病患者。如長期病患者在另一個保險池,會比較公平,不會影響健康人士在投保時,要將部分保費(補貼)長期病患者。如在另一個保險池,而這保險池超支,當然要有其他方法去處理,這是我們所說的reinsurance,即再保險或政府「包底」的方案。
記者:會否擔心健康及年輕人士因此而不投保?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剛才我已說過,如有分開的保險池,便不會影響這兩方面保險池經費的使用。長期病患人士有另外一個保險池。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英文部分。)
完
2011年7月4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6時05分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