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會問題

立法會二十題:精神病患者社區支援服務

< 返回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十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朱凱廸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香港現時估計約有100萬至170萬名精神病患者,當中約20萬人患嚴重精神病,而被診斷為患上精神分裂症的約有4.8萬人,而該人數有上升趨勢。社會福利署(社署)於二零一零年十月重整精神健康支援服務,在全港各區設立24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綜合社區中心)。此外,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自二零一零年四月起分階段在全港不同地區為適合在社區接受治療的嚴重精神病患者推行綜合個案管理計劃。然而,有精神病關注組指出,社區支援服務未能滿足病患者需要,尤其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士,他們在康復期通常長期使用口服藥物控制病情,但部分病患者未有按時服藥或定期到診所覆診,令療程效力大減,並出現復發的情況。該等關注組亦指出,近年有不少海外地區採用第二代抗精神病針劑(針劑),有效減低復發機會,並減輕與精神病相關的醫療設施和服務的壓力。關於為精神病患者提供的支援服務,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三年,每年每間綜合社區中心的下述資料:(i)人手編制及按職級劃分的職員人數、(ii)所獲撥款金額、(iii)按精神病類別(包括精神分裂症)劃分的會員人數、(iv)處理個案的數目,以及(v)分別向多少名精神病患者的家屬及照顧者提供服務;

(二)鑑於社署過去沒有備存綜合社區中心處理過的嚴重精神病患者或普通精神病患者的個案資料,社署會否盡快收集該等資料,以方便作出跟進;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是否知悉在過去三年,每年醫管局推行的每個綜合個案管理計劃的下述資料:(i)人手編制及按職級劃分的職員人數、(ii)所獲撥款金額,以及(iii)按精神病類別劃分的處理個案的數目;

(四)是否知悉,現時康復中的精神分裂症病患者當中,出現復發情況的人數、百分比及相關原因;因自行停止接受跟進治療或停止服藥而引致復發的個案佔復發個案總數的百分比;醫管局有否具體措施確保病患者定期接受跟進治療和按時服藥;如有,詳情為何;醫管局有否評估該等措施的成效;如有評估,所用準則為何;

(五)鑑於醫管局的指引訂明,(i)精神分裂症病患者最先會獲處方新口服藥,(ii)如他們被發現沒有按指示服藥會獲處方第一代針劑,(iii)但如他們對第一代針劑有明確副作用反應便會獲處方副作用較少的第二代針劑,政府是否知悉,過去三年的康復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當中,定期獲處方第二代針劑的人數及百分比;有否研究該百分比是否低於先進國家的百分比;如有研究而結果為是,原因為何;

(六)是否知悉,過去三年,醫管局處方第二代針劑所涉開支為何;醫管局有否評估處方該類針劑的(i)臨床成效及(ii)短、中、長期的成本效益;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七)是否知悉,醫管局會否增撥資源,使所有康復中的精神分裂症病患者可獲處方第二代針劑;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醫管局會否把第二代針劑列入醫管局藥物名冊,使更多病患者可獲得適當治療;及

(八)有否計劃就市民的精神健康狀況進行研究;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我現就問題的各部分回覆如下:

(一)根據勞工及福利局提供的資料,過去三年,政府每年向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綜合社區中心)提供的撥款如下:

二零一三/一四年度
(實際)
二零一四/一五年度
(實際)
二零一五/一六年度
(修訂預算)
撥款
(百萬元)
221.6 254.8 281.1


  根據綜合社區中心津貼及服務協議,綜合社區中心的基本人手要求包括社工、精神科護士及職業治療師。目前,一個標準規模的綜合社區中心團隊的人手為26人,當中包括17名社工、兩名精神科護士、一名職業治療師及六名支援人員的職位。然而,在整筆撥款津助制度下,各綜合社區中心可靈活調配所獲的撥款,安排合適的人手編制,包括必須配備的基本人手,以確保服務質素和應付服務需要。由於24間綜合社區中心的服務人口並不相同,因此團隊規模及所獲的撥款亦各有不同。

  過去三年,全港24間綜合社區中心服務的會員人數、處理的個案數目及服務的家屬/照顧者人數的統計資料載列如下:

全港24間綜合社區中心 二零一三/一四年度 二零一四/一五年度 二零一五/一六年度
會員人數* 24 294 25 662 26 524
處理的個案數目
(截至該財政年度三月底)
12 108 12 593 12 435
服務的家屬/照顧者人數 3 395 2 587 3 069

*社會福利署(社署)沒有備存按精神病類別劃分會員的資料

(二)綜合社區中心的社工在處理個案時會收集服務使用者在精神病患診斷方面的資料,並會向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了解服務使用者的醫療情況以作評估,及根據服務使用者的背景和需要制訂合適的照顧及跟進計劃。綜合社區中心會繼續收集有關資料作個案社工跟進個別個案之用。由於綜合社區中心現時已可根據上述收集的資料及參考由醫管局提供的全港精神病個案數字(包括普通或嚴重精神病個案的數字)作跟進個案及服務規劃之用,因此社署沒有計劃另行在綜合社區中心收集其處理過的嚴重精神病患者或普通精神病患者的資料。

(三)及(四)自二零一零/一一財政年度起,醫管局已分階段在全港不同地區為嚴重精神病患者推行「個案管理計劃」,計劃中的個案經理(包括精神科護士、職業治療師及註冊社工等)會與其他服務提供者(特別是社署設立的綜合社區中心)緊密合作,為嚴重精神病患者提供深入、持續及個人化的支援服務。該計劃在二零一四/一五財政年度已擴展至全港18區,使更多病人受惠。截至二零一六年三月三十一日,醫管局共聘請了327名個案經理,為逾15 400名嚴重精神病患者提供個人化及深入的社區支援。

  下表載列過去三年,醫管局的「個案管理計劃」的個案經理及處理個案數目:

財政年度 個案經理數目
(截至每年的
三月三十一日)
處理個案數目
(截至每年的
三月三十一日)
二零一三/一四 260 14 600
二零一四/一五 301 15 600
二零一五/一六 327 15 400


  截至二零一六年三月三十一日,「個案管理計劃」的個案經理人手編制如下:

專業職系 人數
精神科護士 240
職業治療師 62
註冊社工 24
其他 1



  自二零一五/一六財政年度起,醫管局為「個案管理計劃」加入朋輩支援的元素,以加強對嚴重精神病患者的社區支援。目前,醫管局共聘請了十名已康復的前服務使用者擔任朋輩工作員,協助嚴重精神病患者達到個人康復目標和掌握管理病情的技巧。
  
  由於「個案管理計劃」的部分資源與其他服務共用,因此未能獨立計算「個案管理計劃」服務的相關開支。
  
  另外,醫管局於二零一二年一月成立「精神健康專線」,進一步加強精神健康服務,並提升對各精神病康復者及其照顧者的支援。「精神健康專線」是一條24小時由專業精神科護士接聽的精神健康熱線,為精神病患者、照顧者、相關持份者及市民大眾就精神健康事宜向來電者提供專業意見及安排適時的轉介服務。除熱線諮詢服務外,「精神健康專線」亦設有電話關顧服務,精神科護士會主動跟進已康復的精神病患者,以協助他們進一步適應社區。此外,「精神健康專線」亦分階段在各聯網提供缺診者跟進服務,有關服務現時已覆蓋大部分的精神科專科門診,主動跟進缺診的精神病患者,並為他們補辦覆診日期。

  醫管局一向為嚴重精神病患者提供持續及個人化跟進,由於病患者在不同時段有不同需要,而臨床上「復發」也沒有單一定義,因此醫管局並沒有相關的數字。
  
  醫管局會繼續檢討和監察所提供的服務,以確保服務切合病人的需要。

(五)、(六)及(七)醫管局多年來一直採取措施,增加使用證實具臨床療效及副作用較少的新一代精神科藥物,包括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鬱藥物、抗認知障礙藥物及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藥物。精神科專科醫生會因應個別病人的臨床需要和根據臨床治療常規指引,並參考病人意願後,適切地為病人提供所需的藥物治療。在公立醫院服用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的病人,由二零一零/一一財政年度約39 200人,增加至二零一四/一五財政年度67 000人,增幅達70%。

  醫管局已於二零一四/一五財政年度將所有口服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除有較複雜副作用的氯氮平(Clozapine)外),在醫管局藥物名冊中從專用藥物轉為通用藥物,讓所有相關藥物成為第一線藥物。
  
  現時,新一代抗精神病長效型針劑已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中的專用藥物,精神科專科醫生會因應個別病人的臨床需要和根據臨床治療常規指引,適切地為病人提供所需的藥物治療。過去三年,在公立醫院接受新一代抗精神病長效型針劑注射的病人數目及所涉及的開支見下表:

財政年度 接受新一代抗精神病長效型
針劑注射的病人數目
涉及的開支
(百萬元)
二零一三/一四 1 500 43
二零一四/一五 1 900 56
二零一五/一六 2 200 72


  此外,醫管局設有既定機制,由專家定期研究及檢討病人的治療方案或藥物,按情況作出修訂。過程中會考慮科研實證、臨床風險及治療效益、科技發展和病人團體意見等。醫管局會繼續密切留意新精神科藥物臨床及科研實證的最新發展,繼續以善用有限公共資源,及為最多有需要病人提供適切治療的原則,按既定機制檢討和引入新藥,以及制訂這些藥物的臨床使用指引。

(八)衞生署於二零一六年一月展開一項為期三年、名為「好心情@HK」的全港性公眾教育及宣傳計劃,旨在提高公眾對心理健康推廣的參與及對精神健康的認知和了解。在計劃下,衞生署委託了香港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進行一項名為「好心情@HK計劃心理健康調查」,以檢視市民的精神健康狀況、對常見精神健康問題症狀的認知、尋求協助的態度,以及有關有助提升心理健康的日常活動的態度和行為。

  衞生署會繼續透過「好心情@HK」計劃,向不同階層的市民推廣精神健康,以及進行有關常見精神健康問題的教育,使他們能將計劃的三大元素:「與人分享」、「正面思維」及「享受生活」融入日常生活當中,從而提升心理健康,並於有需要時,願意向專業人士求助。


2016年12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7時05分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