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會問題

立法會十四題:公眾街市的規劃

< 返回

  以下為今日(三月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麥美娟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的書面答覆:

問題:

  規劃署在二零零九年四月修訂《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標準與準則》),刪除以人口為參考基礎的公眾街市規劃準則(即每55至65戶家庭設有一個公眾街市檔位,或每10 000人設有約40至45個檔位),並加入一籃子考慮因素,即「......應按個別情況考慮是否闢建新公眾街市,以確保妥善運用公共資源。當局除了應考慮該區人口外,也應考慮其他相關因素,包括人口組合、社區需要、附近公營及私營街市設施的供應、新鮮糧食零售店的數目,以及區內市民對於保留小販區的意願等」。另一方面,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及,政府「會為個別公眾街市及熟食中心制訂改善、轉變用途或遷出等計劃」。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規劃署有否就上述對《標準與準則》的修訂進行公眾諮詢;如有,詳情為何(包括公聽會次數、收到意見書的數目,以及當中反對有關修訂的數目);如否,原因為何;

(二)鑑於《標準與準則》現時將公眾街市歸類為「零售設施」,當局會否將公眾街市重新歸類為「社區設施」,並訂明每個社區須設有公眾街市;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政府自二零零九年至今沒有興建新公眾街市的原因;當局會否檢討現時《標準與準則》中有關提供公眾街市的標準;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四)過去五年,有否接獲任何由區議會提出的興建新公眾街市建議;如有,有關的區議會及建議的公眾街市地點為何,以及為何至今沒有採納有關建議;及

(五)政府以何準則制訂個別公眾街市轉變用途或遷出的計劃;未來三年,分別會有哪些及多少個公眾街市轉變用途或關閉,以及預計受影響的檔戶數目;會否在落實該等計劃的同時,興建新公眾街市,以免公眾街市檔戶數目減少;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規劃標準》)訂明政府按照人口及其他因素釐定各類土地用途、社區設施和基礎設施規模、位置及地盤規定的一般準則。有關準則旨在為土地規劃及發展過程提供指引,確保新市鎮、新發展區及其他土地發展項目,能為各項規劃用途及設施提供所需土地。《規劃標準》由規劃署統籌編制,政府各相關決策局及部門會因應其負責的政策範疇及發展需要,適時制定、檢討及更新相關的《規劃標準》。

  現時,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轄下有101個公眾街市,包括76個街市(當中有39個設有熟食中心)及25個獨立熟食市場。

  就問題的五個部分,經諮詢發展局及規劃署後,現答覆如下:

(一)、(二)及(三)食物及衞生局曾在二零零七至二零零八年就公眾街市進行政策檢討,結論是為確保妥善運用公共資源,政府在日後按個別情況決定是否闢建新公眾街市時,除了應考慮該區人口外,也應考慮其他相關因素,包括人口組合、社區需要、附近街市設施、新鮮糧食零售店的數目,以及區內市民對於保留小販區的意願等。政府曾於二零零八年就有關政策檢討結果諮詢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和各區區議會。因應當時的公眾街市政策檢討結果,《規劃標準》第六章零售設施有關公眾街市的部分於二零零九年四月修訂並沿用至今。修訂後的《規劃標準》較單以人口數目考慮是否興建公眾街市更為全面。在制定或檢討各規劃圖則時,規劃署會諮詢有關政策局及部門,以確定是否有需要預留土地作公眾街市用途。我們會因應社會的發展和地區的實際情況,在適當時候評估是否有需要檢討公眾街市的規劃準則。

  我們的着眼點最重要是便利市民在鄰近其居所的地方可購買到他們所需的食品及日用品。現時,市民購買新鮮糧食的渠道十分多元化。除了公眾街市外,不少市民亦可到其他公營及私營機構營辦的街市、超級市場或各式各樣的零售店購買新鮮糧食。市民選擇從哪些渠道購買新鮮糧食亦隨着社會經濟、生活習慣、購買力等不同因素不斷演變。

  興建公眾街市需要佔用政府土地及公共財務承擔。因此,在決定是否興建公眾街市時,我們要充分考慮需求和成本效益,以確保公共資源得以善用。事實上,面對激烈的競爭及不時轉變的社區情況,一些公眾街市出現了空置率偏高及人流不足的情況。審計署在以往發表的報告書亦曾指出,鑑於興建公眾街市的成本高昂,因此須嚴守有關原則。

  我們會繼續根據以上的規劃準則及有關地區的實際情況考慮是否在個別地區設立新公眾街市,並充分聆聽持份者的意見,審慎考慮各項相關因素,以確保公共資源得以善用。

  我們亦注意到在要求設立新公眾街市的意見當中,不少是假設食環署管理的公眾街市所售賣的貨品必定比其他機構經營的街市設施及超級市場廉宜,然而這假設並沒有事實基礎。就公眾街市所售貨品的價格而言,公眾街市檔戶按自由市場規律(如經營成本、供求情況、附近相類貨品的價格等)自行釐定及調整貨品售價。政府不會管制街市的貨品售價,也不能保證公眾街市的貨品價格較其他商店廉宜。

(四)最近幾年,我們留意到離島區議會、西貢區議會、北區區議會及元朗區議會曾分別建議在東涌、將軍澳、粉嶺及天水圍興建公眾街市。我們留意到當中很多建議興建新公眾街市的地點附近已有街市設施及其他新鮮糧食零售店。經考慮上文所提及的規劃準則及有關地區的實際情況後,我們暫時未有計劃在上述地區興建新公眾街市。

(五)為增加現存公眾街市的人流,食環署會恆常地舉辦多種推廣活動,例如專題展覽、工作坊、節日慶祝和展示多種語文的食譜等推廣活動。此外,食環署會適當地調低競投底價以便出租長期空置攤檔,並引入更多服務行業攤檔,藉以提高公眾街市攤檔的出租率。為改善公眾街市經營環境,食環署除進行例行的街市保養和日常的街市管理工作外,還會在有關街市進行改善工程,以改善街市的經營環境。視乎情況,這些工程可包括改善排水渠、通風、照明、消防設備和標誌牌、更換地磚、翻新廁所和闢設無障礙通道。

  然而,由於人口變化、新發展/重建計劃和其他新鮮糧食店帶來的競爭,令一些公眾街市的吸引力下降,以致這些街市人流減少,空置率偏高。

  當評估這些街市的經營能力及考慮其應否關閉時,食環署會考慮的相關因素包括街市空置率、可改善的空間、附近是否有其他新鮮糧食店、改善工程可能帶來的成本效益,以及相關區議會的意見等。如沒有實際可行的優化措施令街市有望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繼續經營,食環署會就關閉使用率偏低的街市的建議諮詢相關區議會及受影響的街市租戶。在關閉公眾街市前,食環署會按既定政策和以往的做法,為有關租戶制訂遷出計劃。

  政府正積極跟進數個公眾街市的改善工程,期望可提升街市的競爭力。同時,政府會為個別公眾街市及熟食中心制訂改善、轉變用途或遷出等計劃,以確保土地資源得以善用。



2016年3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0時29分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