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會問題
立法會二十題:免疫注射服務
以下是今日(六月二十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李柱銘議員的提問和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衞生署轄下母嬰健康院為嬰兒接種(i)白喉、百日咳及破傷風混合疫苗、(ii)小兒麻痺疫苗,以及(iii)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10年,每年的新生嬰兒當中,接種上述疫苗的人數及百分比;
(二) 過去3年,每年由並非本地居民的女子在港所生的嬰兒當中,接種上述疫苗的人數及百分比;
(三) 過去3年,每年由本港居民的內地妻子在港所生的嬰兒當中,接種上述疫苗的人數及百分比;當局有否研究該等百分比與本港居民所生嬰兒的有關百分比有否差異、差異的成因和對嬰兒日後的健康有何影響;
(四) 是否知悉,沒有前往母嬰健康院接受產前及產後服務的非本地居民婦女如何獲得為嬰兒接種疫苗的資料;會否考慮在公立及私家醫院放置該等資料;
(五) 是否知悉,未有在本港接種上述疫苗的嬰兒隨其非本地居民的母親返回內地後會否獲得接種,以及沒有接種的嬰兒在內地的有關發病率;有否評估當這些嬰兒在內地感染了有關疾病而日後返港定居,會對本港人口的健康水平,以及對醫療和社會服務需求有何影響;及
(六) 當局會否採取措施,務求不低於95%的在港出生嬰兒獲接種上述疫苗;若會,措施的詳情;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女士:
衞生署轄下的母嬰健康院的服務範圍包括為女士提供產前及產後服務,與及為嬰幼兒童提供免疫注射服務。
衞生署的免疫注射服務是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防疫注射擴展計劃的原則而制定的,服務對象為全港初生嬰兒至小六學童,目的是預防九種小兒傳染病,分別是結核病、小兒麻痺、乙型肝炎、白喉、百日咳、破傷風、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
在香港出生的嬰兒,若其父親或母親為中國公民或香港永久性居民,便可以免費到母嬰健康院接受防疫注射服務,換句話說,屬中國公民的非本地居民於香港誕生下的子女可以接受免費的疫苗接種服務。至於母嬰健康院所提供的產前或產後服務,非合資格人士使用有關服務需要繳費,而香港永久性居民則可以免費獲得有關服務。
本港出生的嬰兒,一般會在出生後數天內於所屬醫院接種卡介苗、第一型小兒麻痺劑及第一次乙型肝炎疫苗。初生嬰兒出院後,家長可帶同子女前往母嬰健康院接種一個月至歲半時所需的疫苗(如白喉、百日咳及破傷風混合疫苗等),家長也可以選擇由私家醫生進行有關疫苗接種。至於小一及小六學童的疫苗接種,則由衞生署的學童免疫注射小組透過走訪全港小學進行。
現就各條提問回覆:
(一)、(二)、(三)及(六)本港的免疫注射服務主要由母嬰健康院負責,但亦有少數市民選擇帶同子女到私家醫生接受接種。由於衞生署並沒有就後者的數目進行統計,故此未能提供每年新生嬰兒當中接種上述疫苗的人數及百分比。另外,母嬰健康院亦沒有統計非本地居民子女或本港居民的內地妻子在港所生嬰兒使用有關服務的數字。
但為了掌握香港嬰兒幼童接受免疫注射服務的普及程度,衞生署定期進行針對幼兒中心及幼稚園學童疫苗接種情況的抽樣統計調查,另外,衞生署的免疫注射小組每年亦會就小學學童的接種情況進行恒常統計。這些綜合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香港嬰兒幼童接受白喉、百日咳及破傷風混合疫苗、小兒麻痺疫苗,以及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接種的覆蓋率平均超過96%,是國際上最高疫苗接種覆蓋率的地方之一。
(四)母嬰健康院與全港各醫院的產科部門都有緊密聯繫,並透過醫院將各區母嬰健康院的服務及地址等最新資料在產婦出院前通知她們。醫院亦會提醒她們盡快同新生嬰兒到母嬰健康院接受有關服務。
(五)不同地方會因應其流行病學情況而訂定不同的疫苗注射計劃。據我們了解,內地衞生當局是會根據內地各省份的防疫注射計劃為適齡嬰兒,包括流動人口,接種疫苗。總括來說,由於香港跟內地的防疫注射計劃都是根據世界衞生組織而制定,所以大致上是一致的。至於沒有接種的嬰兒在內地的有關發病率,我們沒有這方面的數字。
出院前,醫院會提醒父母定期帶同嬰兒前往接受疫苗接種。母嬰健康院會提醒打算安排嬰兒長期居住於內地的父母,根據當地的免疫接種計劃安排嬰兒於居住地接種有關疫苗,並將有關的提示便條紙夾附於嬰兒的針卡內。我們亦了解,有些於本港出生的嬰兒雖然不是長期於香港居住,但他們的親屬亦會定期帶他們來港接種疫苗。另外,衞生署的學童免疫注射小組亦會於小學為學童注射時,確保所有學生都有按既定時間表接種疫苗,若有需要,亦會為學童補種疫苗。
衞生署目前有監測曾居於內地而其後回港定居的嬰兒出現有關疾病的情況,根據法定須呈報的疾病監測系統的資料顯示,到目前為止,疫苗可預防疾病的呈報的個案數字均處於低水平,對本港人口的健康水平與及香港的醫療和社會服務未有構成影響,我們會繼續密切留意個案數字的趨勢,並會在有需要時採取相應措施。
完
2006年6月2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2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