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er SFH's Blog
(Former Food and Health Bureau)一體化健康與抗菌素耐藥性 (8/6/2019) (Chinese only)
「一體化健康」(One Health)這個名詞,大家可能較為陌生,但這概念對公共衞生和人類健康極為重要,因為它與抗菌素耐藥性是息息相關,所以食物及衞生局(食衞局)在推動「一體化健康」做了大量的工作。
甚麼是抗菌素耐藥性?
抗菌素耐藥性是指當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產生變異,導致用以治療的藥物變得無效,這已成為全球公共衞生的議題。過去數十年,抗菌素耐藥性日益威脅由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引致的感染的治療。抗菌素耐藥性減低藥效,令治療變得困難、昂貴甚至不可能。同時,亦會加長患病時間,甚至增加死亡風險,對體弱患者影響尤深。
目前,細菌出現耐藥基因的原因以至耐藥細菌在人類、環境和動物之間傳播的互動仍屬未知之數。耐藥細菌一般透過進食或接觸帶菌或受感染的動物、食物、人類或被污染的環境傳播。世界衞生組織(世衞)指出︰「食用動物是病原體的來源,並有機會將耐藥性傳染人類。
根據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估計,目前全球每年約有70萬人因抗菌素耐藥問題死亡。而世衞亦推斷,耐藥微生物引起的致病率和死亡率是非耐藥微生物的二至三倍,因此失去生產力而帶來的醫療和社會成本亦會大幅上升。如我們沒有有效對策,到2050年全球的相關死亡人數可能會超過1 000萬,亦會因此為全球帶來超過100兆美元的經濟損失。
甚麼是「一體化健康」?
「一體化健康」的概念是基於人們意識到人類健康與動物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因此其應對必須從這三方面著手。現在國際間的共識是︰抗生素對動物和人類中的微生物(在人體內的共生和致病微生物)產生選擇壓力,其相關環境(尤其是農場和醫護機構)、污水系統和土壤,均能為具抗菌素耐藥基因的細菌提供生存優勢,並可以透過移動性質體或含整合子的跳躍基因進一步擴散。在動物和人類之間傳播的疾病例子有很多,例如禽流感和瘋狗症。動物和人類一樣,容易受環境災害影響。人類、動物和環境衞生界別之間必須通力合作,才能妥善落實公共衞生措施。
世衞、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衞生組織一致認爲,「一體化健康」,是抗菌素耐藥性防控策略的主要元素。抗菌素耐藥性威脅日趨嚴重,由人類或動物衍生的耐藥細菌可跨界別和跨國傳播,所以亦需要採取跨界別和動員全社會的整全應對策略,呼籲醫學及獸醫學、農業、食品、環境及藥劑業等業界人士,以及消費者均須同心協力採取行動,減慢抗菌素耐藥性的興起和傳播。
世衞及世衞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於2015年分別發表《抗菌素耐藥性全球行動計劃》及《西太平洋區域抗菌素耐藥性行動綱領》,強調各地在「一體化健康」框架下,制定和落實政策以應對細菌耐藥問題甚為重要。
政府為「一體化健康」所作的努力
在香港,政府一直關注抗菌素耐藥問題對香港公共衞生構成的威脅,亦在不同界別落實了一些相應的防控措施,阻止抗菌素耐藥問題蔓延。食衞局於2016年成立抗菌素耐藥性高層督導委員會,成員來自政府相關部門、公私營醫院、醫療和護理組織、學術界,以及相關專業團體,一同研究和制定應對菌素耐藥性問題的策略。多個政府部門和機構首長都有參與這個高層督導委員會的工作,除了食衞局官員外,亦包括衞生署、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醫院管理局、消費者委員會、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香港牙醫學會、香港醫學會、香港私家醫院聯會,以及多位醫學界的翹楚。食衞局撘建這平台,讓各界別的專家和部門首長能有效地商討對策。
高層督導委員會轄下成立了一個抗菌素耐藥性專家委員會,成員包括來自不同領域的本港和海外專家及學者,亦涵蓋人類醫學、獸醫學、微生物學、公共衞生、藥理學、農業等,就各重要範疇向高層督導委員會提供專家意見和實證為本的建議,協助制訂香港行動計劃。
在「一體化健康」框架下,督導委員會參照了世衞《全球行動計劃》的目標,考慮了其轄下專家委員會的建議,並且從人類和動物健康,以至環境衞生等角度,在2017年公布爲期5年的《香港抗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劃(2017-2022)》。
提出的建議行動涵蓋以下6大範疇及定下19個目標和50項行動,希望減緩抗菌素耐藥性興起和防止蔓延︰-
1. 透過監測和研究增強知識
- 以「一體化健康」的框架,為香港建立抗菌素耐藥性的監測系統
- 提升化驗室能力,以支援人類和動物界的監測
- 監察抗菌素在人類和動物身上的用量
2. 完善抗菌素在人類和動物身上的使用
- 加強監管在沒有處方下售賣抗菌素
- 透過抗生素導向計劃實施和改善醫護界處方抗菌素的培訓
- 監察醫護人員遵從抗生素處方指引的情況
- 確保在動物身上正確使用抗菌素
3. 透過有效的環衞設施、衞生和感染預防措施減低感染率
- 加強醫護機構的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
- 加強醫護人員的感染控制訓練
- 發展和加強在獸醫範疇和食物供應鏈的感染預防和控制計劃
- 提高疫苗接種率
4. 透過有效的宣傳教育和培訓,提高大眾對抗菌素耐藥性的認知和理解
- 提高公眾、學生和目標組別對抗菌素耐藥性的認知
- 鼓勵病人採取感染預防措施和正確使用抗生素
- 在醫護人員和獸醫的本科課程和持續進修課程,加入抗菌素耐藥性和相關主題
5. 促進抗菌素耐藥性的相關研究
- 促進創新科技和醫療科學的研究
- 促進行為學和心理學的研究
- 促進醫療和經濟負擔的研究
6. 加強夥伴關係和鼓勵相關持份者參與
- 加強國際夥伴關係和區域協作
- 制訂公共政策和鼓勵持份者參與
政府防控工作進度
我上月在瑞士日內瓦出席世界衞生組織第72屆世界衞生大會期間,便藉機會與世衞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事務助理總幹事Hanan Balkhy教授會面,向她介紹香港在應對抗菌素耐藥性的策略和行動計劃。她十分認同我們的工作方向,亦對我們的努力予以肯定。
我於5月28日召開督導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探討香港抗菌素耐藥性的最新情況及相關防控措施的實施進度。
自行動計劃推出以來,政府已推行一系列公眾教育和監測工作,包括向基層醫護人員發出由基層醫療抗生素導向諮詢小組制定一共7份針對不同疾病的《抗生素用藥須知》;舉辦一系列宣傳活動以增進社會各界對抗菌素耐藥性威脅的認識;以及加強規管非法售賣抗生素等。另外,令人鼓舞的是在2018/19季度,在政府推行的各項季節性流感疫苗計劃整體接種率較2017/18季度上升46.0%。這有助減低感染率。
為加強持份者的夥伴關係及協作,衞生署、漁護署和食環署於去年11月舉辦了抗菌素耐藥性區域研討會,匯集逾300名來自內地、丹麥、日本、韓國、澳門、英國、美國及香港的代表,交流控制抗菌素耐藥性的專業知識和經驗。
我們亦整合分析各界抗生素批發供應數據,並於2018年4公布了首個香港抗生素批發供應數據,涵蓋2014至2016年的數據。即將公布的第二份監測報告顯示本地2017年整體抗生素供應量較2016年減少8.2%,當中私家醫生及社區藥房抗生素的批發供應量下降,有助減少本地整體供應量。
市民如何配合?
要解決抗菌素耐藥問題,單憑醫護界作出行動並不足夠,廣大市民的參與也十分重要,一些生活小節也亦助對抗抗菌素耐藥性的問題,詳情可瀏覽衞生署轄下的衞生防護中心就應對抗菌素耐藥性設有專題網頁。簡單來說,市民應留意以下各點︰
* 時刻保持手部衞生,尤其在進食前、服藥前和如廁後要潔手
* 不要向醫生要求抗生素
* 遵照醫生的建議使用抗生素
* 即使病情轉好,也不要自行停用抗生素
* 按時為自己和家人接種疫苗
* 保持咳嗽禮儀,當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應戴上口罩
我呼籲社會各界繼續同心協力控制抗菌素耐藥性問題,不同界別人士,包括人類及動物藥物、農業、食品、環境及藥劑等業界人士,在「一體化健康」框架下攜手協作及互相交流以應對抗菌素耐藥性的問題。市民大眾亦應緊記上述6點,為應對抗菌素耐藥性的威脅出一分力。
2019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