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网志
(前食物及卫生局)局长网志 – 新年愿望(30/12/2018)
你的新年愿望是甚么?
早前我到北区医院参与儿童发展配对基金举行的一年一度圣诞颂歌节,与北区医院大乐团在院内报佳音,为病患者带来点点节日气氛。
我亦趁机会到院内的骨科病房,跟仍在留院的病友们打打气,向他们送上圣诞祝福。有位长者病友跟我说笑,指如果真的有圣诞老人,她不需要礼物,只希望圣诞老人可以送她回家,跟家人一起渡过这个温暖的圣诞。
病人一个简单而直接的愿望,也不禁令我想起我过去一年在工作上的成果。2018年将结束,我不禁问自己︰我的新年愿望又是甚么呢?
回顾过去一年,我和食物及卫生局的同事推动很多新的民生政策,也大力投放资源去完善现有的政策措施。除了做到急市民所急外,亦紧随国际趋势和标准,推动以实证为本的政策和科硏,并且积极做好沟通,与持份者(包括议员丶业界丶医护界学生丶年青人等)保持紧密联系,务求我们推出的政策有坚实的基础外,亦能切实回应市民所需。此外,我们在推动政策措施时,也会善用创新科技,以及利用大数据作分析,令政策措施更加到位。我们亦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投入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的发展,为健康中国2030贡献一分力。
卫生署、医院管理局(医管局)、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和政府化验所也为市民大众健康和公共卫生确实做了很多工作,亦推动及落实了很多新政策措施︰-
建立基层医疗健康系统及地区康健中心网路
市民大众对基层医疗健康的服务十分渴求,成立地区康健中心的工作亦获得社会广泛支持。立法会议员、地区人士和不少市民常常催促我尽快在全港18区设立地区康健中心。葵青地区康健中心的招标已进入评审阶段,同事们正努力,期望尽快完成相关程序,让「中标」的机构可尽快「入场」展开筹备工作。在食衞局的基层医疗健康办公室也即将成立,而我们也积极在18区觅地,建立地区康健中心。与此同时,我们亦继续听取持份者的意见,及向医护界的学生解释政府发展基层医疗健康的未来方向及听取他们的看法和意见。
预防非传染病及改善市民行为风险
为应付人口老化和非传染病带来的威胁,我们早前在防控非传染病督导委员会讨论和发表了《迈向2025:香港非传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动计划》,列出九个本港须在2025年或之前实现的目标,致力减低市民行为风险因素。
我们特别关注四种行为风险因素(即不健康饮食、缺乏体能活动、吸烟和饮酒)对人口健康造成重大的影响,而这些风险因素其实是可以预防或改善的。卫生署已有全面的推广计划,将会逐步推出,以提高市民注意这些风险因素的警觉。率先于12初登场的「匿狮Lion」,便会经常提醒大家每天都要「郁一郁‧健康啲」,加强市民进行体能活动的意识。
另外,禁止向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士售卖和供应令人醺醉的酒类的新法例刚于11月底生效。新法例旨在防止青少年接触酒类,减少酒精相关危害。我们希望继续透过公众教育,提醒青少年远离酒精。
吸烟会导致过早死亡,大家早已知悉。我们决以保障市民健康为首要考虑,尤其是年轻人的健康,故行政长官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立法禁止电子烟及其他新型吸烟产品。同事们正埋首处理立法事宜,以期于今届立法会会期内提交禁止入口、制造、销售、分发及宣传电子烟及其他新型吸烟产品的法例修订建议。为着市民的健康,我希望社会各界和立法会议员会支持我们的立法建议。
致力提高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率
行政长官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特别提及卫生署在今个学年以先导计划形式为小学学童开展免费到校外展流感疫苗接种服务、提高「疫苗资助计划」的资助额,并扩大合资格群组,以涵盖50至64岁人士,借以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我很高兴知悉最新的疫苗接种率已超过960,000剂,较去年同期上升超过56%。
提升公营医疗服务
香港儿童医院刚于12月中投入服务,首阶段设有肾科、肿瘤科和初生婴儿代谢病的专科门诊诊所服务。医管局会继续密切监察医院分阶段投入服务的进度,以确保病人安全和服务质素。儿童医院与地区医院会相互配合,建立一个协调和连贯的儿科服务网路,以提升整体公营儿科服务的质素。我很高兴知悉多位小病友及家长到过儿童医院后,对该院的设施、贴心的安排及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都讚口不绝。
为了加强对病人的经济支援,我们亦根据顾问研究的检讨结果,建议优化撒玛利亚基金和关爱基金医疗援助项目的经济审查机制,在上月中公布建议优化措施,包括修订每年可动用财务资源的计算方法,减少须纳入计算的资产,以降低病人自付的费用;以及重新厘定经济评估时所采用的「家庭」定义,减轻病人家庭的经济负担。
在2018年,我们不断优化本港的医疗基础设施,以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供应量和质素,包括全力推进首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而医管局亦正积极筹划第二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将涵盖19个工程项目,预计成本为2,700亿元。在完成第二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后,预计将额外提供约9,000张医院病床及其他医疗设施,大致足以应付直至2036年的预计服务需求。
增加人手以持续发展医疗服务
至于大家都关心的医护人手问题,我在11月25日发表的网綕已与大家分享多项未雨绸缪及短、中、长期的措施,包括在未来三个学年,就人手不足的医疗专业继续增加教资会资助的医疗培训学额。医院管理局亦已积极推行措施增加人手,包括挽留现有医疗人员、提高新聘用医疗人员的退休年龄、重聘合适的退休员工,以及以有限度注册形式聘请合资格的非本地培训医生以短暂纾缓医生人手不足的问题和缩短专科轮候时间。我们会以负责任的态度正视问题,让我们的医疗服务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行政长官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确立中医药在香港医疗发展的定位,我们将中医药纳入香港医疗系统,并会订立一套整全的政策,投入更多恒常资源,资助特定的中医药服务和全力规划首间中医医院。我们亦成立一个五亿元的中医药发展基金,将惠及整体中医药界。2018年是香港中医药发展一个重要里程碑。
基因组医学
基因组医学是现今医学及科研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疾病筛查、诊断及精准医疗方面的潜力极大。我们接纳基因组医学督导委员会建议,在香港推行大型基因组测序计划,以促进基因组医学的临床应用,并通过建立本地人口的基因组数据、测试设施和人才库,推动香港在基因组医学方面的创新科研,配合香港未来医疗发展。初步预计测序约两万个基因组,涵盖疾病范畴可包括癌症、不常见疾病、以及其他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精神健康
成立短短一年的精神健康谘询委员会,至今已举行了九次会议,除了2017年4月公布《精神健康检讨报告》的建议外,亦就不同范畴的服务进行讨论和督导新措施/计划的推行,当中包括落实推行新一轮的精神健康推广教育,以及进行全港性精神健康调查。行政长官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预留每年5,000万元推行一个持续的精神健康推广和公众教育计划,首阶段旨在增加公众对精神健康的认识,从而减少对病者的歧视,长远达致建立一个精神健康友善社会的目标。谘询委员会连同卫生署已密锣紧鼓地为新的推广计划进行筹备工作,预期推广和宣传活动可于明年上半年正式推出。
全力推进立法工作
随着财政司司长在今年的《预算案》中公布为自愿医保计划下保单持有人提供税务特惠扣除,在过去10个月,食衞局同事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成立自愿医保计划办事处,以及修订税务条例。此外,我们提交的《私营医疗机构条例草案》亦刚于上月中获立法会通过,就医院、日间医疗中心、诊所及卫生服务机构订立新的规管制度,进一步保障病人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我们现正草拟法例禁止电子烟和其他新型吸烟产品,以及《医疗仪器条例草案》,并计划在本立法年度提交立法会审议。我们又将拟订立法建议规管先进疗法医疗产品,以保障公众健康。透过清晰的规管架构,促进创新医疗产品的发展。
协力提升环境卫生
过去一年,市民大众对保持环境卫生的意识提高了不少,尤其在夏季发生多宗本地登革热个案,市民都很重视防蚊灭蚊。我们已增加资源,强化跨部门合作,食环署和不同部门亦做了大量工作,在全港公众地方和管辖场地进行恒常及针对性的灭蚊行动,成功地控制登革热爆发的情况。汲取今次的经验,食环署同事会未雨绸缪做好明年的预防工作,向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援,以及继续研究利用新科技灭蚊。另外,对于大家都关注的鼠患问题,食环署除了进行全港性及针对性的小区灭鼠,包括支援房屋署筹备目标屋邨灭鼠行动,从「食、住、行」方面应对鼠患外,同事亦积极试用新科技灭鼠,期望明年可以落实一些更具成效的方法。
防患于未然 做好非洲猪瘟应对措施
近月,内地多个省市爆发猪瘟。非洲猪瘟是猪的传染病,不会传染人类,亦不会构成食物安全风险。纵使如此,由于非洲猪瘟可在短时间传染其他猪只并造成猪只死亡,我们已加强戒备,防范非洲猪瘟传入本港,影响本港的养猪业。自本年8月内地出现非洲猪瘟个案以来,食衞局与渔护署、食环署及其下的食物安全中心紧密联系,跟进疫情发展。我亦多次主持跨部门会议,了解疫情的最新情况,与上述部门商讨对策,拟定预防措施,以及一旦疫情在香港出现时的应急及赔偿方案。
在过去四个月期间,渔护署和食环署与业内人士保持沟通,逐步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如增加业内人士对猪瘟的了解,加强在活猪供应各个环节清洁和消毒工作,尽量确保活猪的供应等。
食环署早已特别加强所有屠房的清洁和消毒工作,而渔护署亦着力提高本地养猪场的生物保安及防疫措施,包括与养猪户商讨后,已修订饲养猪只牌照的规定,养猪场将于明年1月12日起禁止使用厨馀、餐馀等食物残馀作为饲料。在实施这措施前,渔护署会巡查猪场,提醒猪场必须将厨馀加热才餵饲猪只。该署会视乎内地及周边地区非洲猪瘟的流行情况以进行风险评估,并会与内地部门及国际相关组织保持紧密联系,评估当前非洲猪瘟对本港养猪场的威胁。最近,我亦到了渔护署位于打鼓岭的行动中心,视察该署为应对本地养猪场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的部署和演习。我们会继续密切留意疫情的最新发展,以备作出迅速及有效的应对。
渔护署及食环署在上周五与活猪业界详细介绍防范非洲猪瘟传入本港所制订的防疫措施和应变方案。会面十分有用,让业界与我们就非洲猪瘟的应变方案交换意见,共同为防范疫情作好准备。我们会继续与业界合作及密切留意疫情的最新发展,以备作出迅速及有效的应对。
公众街市
我们将兴建全新设计的街市,并已完成选址研究,建议在天水围港铁站对出的天福路路段腾出地方兴建街市,东涌市中心的公众街市则会设于该区港铁站毗邻的第6区商业大厦低层,食环署会继续就两个新街市的发展保持与持份者沟通。同时,我们也积极推展在将军澳、古洞北新发展区、洪水桥新发展区及东涌新市镇扩展区等地区兴建街市,为市民购买新鲜粮食提供更多选择。
殡葬政策
为增加公众骨灰安置所的供应,从今年年底至明年,湾仔黄泥涌道、屯门曾咀和北区和合石的骨灰安置所项目将相继落成,提供共约205,000个龛位。长远而言,为更持续地运用土地资源,我们会就新编配的公众龛位订立可续期安排,其收费建议的修订附属法例将于短期内提交立法会审议。在规管私营骨灰安置所方面,私营骨灰安置所发牌委员会正从速处理140多间私营骨灰安置所递交的超过300份指明文书申请,并正准备在明年1月17日举行公开会议,首次审批牌照申请。在推广绿色殡葬方面,我乐见绿色殡葬日渐普及。来年,我们会加强推广绿色殡葬,包括增加纪念花园和设立绿色殡葬中央登记册。
流产胎处理
我们在改善流产胎处理方面也取得进展,继天主教坟场之后,华人永远坟场管理委员会在其荃湾坟场内用以安放流产胎的花园快将落成,而食环署亦已在粉岭和合石开展工程,提供安放流产胎的设施,预计最快在明年第一季启用。
致力提升食物安全
我们会继续做好食物安全的把关工作,适时更新本地的食安标准和监管安排。我们正检讨《食物内有害物质规例》,并计划于2019年就加强规管的建议谘询公众。此外,食物安全中心正全面提升和整合其资讯科技系统,以提升对进口食物的数据收集、分析、风险评估及溯源能力。
支持渔农业发展
政府致力推动渔农业的持续发展,我们会建议设立新的海鱼养殖区及同时恢复签发新的海鱼养殖牌照,为鱼类养殖业提供发展空间,协助渔民转型至可持续的模式。
重视科硏以令政策更贴地
我们在制订政策时,会以科学实证为本,也参考国际趋势和标准,希望在这些基础上做到「贴地」、「贴心」。食衞局亦特别资助多个本地研究,例如就应对流感,在流感疫苗接种方面正收集多些本地数据,希望日后在应对流感方面做得更加好。
乐于聆听持份者和地区人士意见
在过去一年,我和同事们跟各方的持份者保持联络、紧密沟通,细心聆听大家对其专业状况和发展的意见。在地区方面,我走访了多区,包括南区、湾仔、屯门、大埔、元朗、黄大仙丶荃湾、离岛区、中西区丶葵青等,与区议员和街坊见面,亲身了解及聆听他们对当区的医疗服务及公共卫生情况的宝贵意见。
融入大湾区及内地发展
八月初,我率领一个为数约100人的医护界代表团前往广州、中山及深圳三个大湾区城市,就「私家医院及医疗机构在大湾区的发展」及「大湾区区内的医疗人才培训」作交流及参观。我们会继续透过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的平台,与内地各部门深化交流及跟进相关便利措施,进一步加强大湾区医疗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世界各地卫生官员交流
面向世界,我今年亦首次以食衞局局长的身份加入中国代表团,到瑞士日内瓦出席世界卫生组织第71届世界卫生大会;11月亦到新加坡出席对抗糖尿病部长会议,我借这些国际会议与世界各地的卫生官员交流,以期了解国际间最新的发展及趋势,互相「取经」。
展望2019年,食衞局和相关的部门仍有很多工作需要推动,不管是恒常的工作,例如继续推广母乳餵哺和器官捐赠,或是新的领域,例如制订癌症策略、推进基因组医学发展、为特定年龄组群女学童提供免费子宫颈癌疫苗接种丶检视不同风险概况妇女可采用的乳癌筛查措施丶分阶段扩展「大肠癌筛查计划」至50至75岁及没有症状的居民、修订与动物福利有关的法例、支持渔农业的发展等等,都是刻不容缓的。
与那位长者病友相比,我实在有太多、太多的愿望。展望新的一年,我们的工作更加以人为本,要急市民所急。我期望与各持份者及市民共同努力,把原有的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我有信心,凭借着同事们的努力及对保障公众健康的信念,我的新年愿望必可一一实现。
[注:有关我上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一周年的工作,欢迎大家浏览7月9日发表的网志]
2018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