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談「世界聲線關注日」、大腸癌篩查和自願醫保計劃(只有中文)

< 返回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今日(四月十六日)上午出席「世界聲線關注日」公開活動後會見新聞界的談話內容: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今日專程來支持「世界聲線關注日」,因為實際上,我們在社會上可以留意到,有很多人自小沒有強調如何正確利用聲線,以保護聲線。我亦留意到香港有很多人長大後的聲線質素很差,所以我非常支持「世界聲線關注日」,並希望我們的專家能夠特別與學前和小學的老師和學校合作,教導我們的小朋友從小開始正確運用聲線。

  此外,我亦想說說另一個問題。大家留意到,衞生署早兩天公布了「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在此我想說,這是政府今年推出的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它標誌着我們整個醫療體系不應只關注治療。治療當然很重要,我們會繼續爭取更多資源發展整個醫療服務體系,但其中基層護理和預防醫學亦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大腸癌現在已成為香港的癌症頭號殺手,超越了肺癌。我們除了要做很多預防工作,通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讓市民了解到其實癌症是可以預防的,要通過健康飲食、多做運動等;但是,若真的患上癌症,及早發現亦非常重要。不同的癌症,世界上可能有很多人倡議以不同方法及早發現或篩選檢查;但未必每種癌症或每種方法,都能達致有效和及早發現有關癌症,因為每種檢查都有正反方面。有時有些篩選檢查方法會有假陽性。在這情況下,導致到很多不必要的其他醫學程序,以及病人的擔心和心理壓力。大腸癌則有所不同,大腸癌發展至這個階段,篩選檢查的機制比較成熟,因為我們可以通過早期讓所有成人接受大便隱血測試,該測試沒有侵入性。以該測試作為初步篩選的手段,若呈陽性才進入第二個階段的篩選檢查,即大腸鏡。它有一個好處,結合了檢查和治療於一身。若於大腸鏡檢驗的過程中發現瘜肉,如容許大腸瘜肉存在,數年後很大機會發展成為癌症。因此,若發現瘜肉,在適當情況下,可立即摘除,所以這是結合了檢查和初步預防性治療。政府其實由我推動大腸癌篩選檢查(開始),已用了三年時間,原因是當中流程和配套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今日,我亦很樂意見到衞生署率先宣布,會邀請一些服務提供者,包括社區醫生和化驗所,進行第一步,即大便隱血篩選檢查。接着,亦會邀請一些服務提供者,提供第二階段大腸鏡檢查。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在這個階段的主要角色,是治療一些有病徵或已確診的病人。因此,大家留意到,現在工作主要由衞生署和我們的社區夥伴進行。稍後時間,如發現多些患大腸癌的人士,其中若有部分經濟上未能負擔私家(醫療服務),便要到醫管局。因此,醫管局在未來數年,我們可以預見,其面對的各種有關大腸癌工作量亦會增加。所以稍後,再過數月,醫管局亦會推出一個公私營合作計劃。它除了自己內部要加強設施和培訓人手,準備處理更多病症外,另外亦要預防因出現太多人有這需求,亦可能會有更多人留意自己的病徵,例如有大便出血的情況,更早向醫管局求診。在這情況下,其服務容量,包括大腸鏡檢查,屆時可能亦會有壓力。所以醫管局現正密鑼緊鼓,準備下個階段,由醫管局推出一個公私營合作計劃。整個目標是通過醫管局、衞生署和私家服務提供者,讓我們能夠逐步在數年內,把大腸癌篩選檢查擴展至整個社區。

記者:自願醫保計劃是否會在年中推出?當中高風險池會否繼續保留?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大家最近可能看到一些有關自願醫保計劃的報道。去年年底,我們就自願醫保計劃及規管私營醫療機構兩項事宜推出公眾諮詢。諮詢報告已經完成,無論自願醫保計劃諮詢報告或規管私營醫療機構諮詢報告都會陸續公布。公布諮詢報告後,我們按照諮詢結果和原先建議,陸續推動兩項工作,即分別就自願醫保計劃及規管私營醫療機構進行立法,但立法時間多數需要等待新一屆立法會會期,我們會盡快將法案提交立法會。

記者:有意見覺得應該取消高風險池,政府有甚麼立場?另外,有報道指九龍東醫院聯網的病理科醫生流失率是各聯網中最嚴重的,是否因此而造成基督教聯合醫院延遲收到報告的事件?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風險池的確是自願醫保計劃眾多環節中最受爭議的,所以在初步階段,現仍在考慮中,可能首先會將除了高風險池以外的其他最低要求盡量推出,希望能夠將自願醫保計劃在某程度上推出。高風險池可能需要再花點時間去研究。在這個階段是否放棄(高風險池),我們沒有這個決定。

  至於人手問題方面,實際上,我們都一直非常關注整個醫療體系內,無論是醫生、護理或其他人員(的人手問題),作為一個管理全港所有公立醫院的體制,醫管局有一個好處是可以發揮整體統籌的角色,所以在服務方面,若因為局部聯網有流失的情況,醫管局有責任(作出調配)。尤其是在早前已公布的檢討醫管局報告中,亦建議醫管局要發揮一個更大、更重要角色,去協調所有聯網的服務和人手及資源調配。



2016年4月16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4時48分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