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談抗萬古霉素腸道鏈球菌(只有中文)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今日(九月三十日)出席公開活動後會見新聞界的談話內容:
記者:現時抗萬古霉素腸道鏈球菌情況為何?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因應在今年開始,我們在公立醫院發覺抗萬古霉素腸道鏈球菌帶菌率高了很多,不過我想在此解釋,帶菌並不一定代表會發病,只是驗出帶菌。由於(抗萬古霉素腸道鏈球菌帶菌率)上升,而且在(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九龍中聯網,包括伊利沙伯醫院的影響最大。醫管局一直與衞生防護中心合作,一旦在細菌傳播方面發生異常的情況,也會與衞生防護中心合作,考慮如何防禦。這次已諮詢了微生物學專家的意見,決定今天起在伊利沙伯醫院所有入院病人中進行篩選檢查。正如我所說,篩選檢查主要找出哪位病人帶菌,若(確診)帶菌,我們要適當處理,使用隔離設施,然後才可防止細菌在醫院透過病人與病人之間、病人與醫護人員之間,或與探病人士之間交叉傳播,令細菌加劇傳播。不是所有人感染(抗萬古霉素腸道鏈球菌)也會有事,但若是一些特別的病人,例如免疫力弱或患慢性疾病等,便(對他們)不太好。因此,我們需要進行(篩查)的工作。
同時,進行(篩查)工作會對伊利沙伯醫院的運作產生一些壓力。因為若真是有帶菌病人,除非我們能安排他們,例如長者可盡快回到(安老)中心,但不是所有安老中心也備有設施或曾受培訓(的職員)能照顧這些長者,所以部分病人可能被迫延長在醫院的住院日數,這對我們原本已頗擠迫的急症醫院構成壓力。當然,我們不希望這事件發生,但伊利沙伯醫院為了控制感染,以及(維持)必須的服務,部分的非緊急服務不排除會受影響。但醫院會透過醫管局成立事故處理中心,每天跟進事件的發展,例如有多少病人在篩查中檢測到帶菌,哪些病人可出院,哪些病人不可以出院等,以進行緊急調配,希望把服務受影響的程度減至最低。
記者:宗數為甚麼多了那麼多?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這個當然我們也要透過例如篩選檢查去蒐集多些數據,讓醫院和衞生防護中心的專家和一些(擔當)顧問角色的微生物學專家進一步分析。其實預防交叉感染最重要是注重手部清潔,但病人和出入病房的其他人士日常的接觸很頻密,要做到這樣都需要相當細緻(的工夫),例如包括病人曾接觸的所有物品,甚至是飲過的水杯,各樣東西都需要照顧到。同時,醫管局亦會推出一些運動,呼籲病人甚至在社區上,我們都要非常注意手部清潔。其實這是相當細緻的工作,幾乎是每接觸一個病人、或接觸過病人接觸過的物件後,在接觸下一個病人前便即刻需要洗手。
記者:會不會有些長者帶菌者回到安老院舍,而當局又找不到他們,會否擔心引致在安老院舍爆發?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這點我們也會關注。衞生防護中心已和安老院舍緊密接觸,提供培訓、(舉辦)講座,也要評估安老院舍有沒有能力(照顧)帶菌的病人或長者。如果不能的話,病人便有可能被迫在醫院隔離久些,但如果透過衞生防護中心的工作和指導,而(令安老院舍)能夠照顧到(帶菌)長者,我們當然會讓他們回去。
記者:會不會有一些已經出院但不肯定他們是否帶菌?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這種細菌其實在社區是存在的,只不過其中一個主要傳播渠道是在醫院而已,所以在社區裏有帶菌者是可以預期的,也不是說在社區裏有帶菌者就一定會引致疾病,但我們當然不希望有這種情況發生,所以衞生防護中心會和安老院舍保持緊密聯絡,希望把在照顧長者的機構內發生爆發的可能性減至最低。
完
2013年9月30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22時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