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草案(附短片)

< 返回

  政府今日(十二月五日)公布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向立法會提交《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草案》,以取代現有的《檢疫及防疫條例》(第141章)。

  《條例草案》旨在使本港法律條文符合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國際衞生條例(2005)》的規定,並更新本港預防及控制傳染病的法律架構。

  食物及衞生局發言人表示,香港運用現行條例賦予的權力,在平常日子應可滿足《國際衞生條例(2005)》的基本規定,但我們仍需更新法律架構,以加強對跨境運輸工具、入境口岸及旅客的監察和控制措施,尤其在疫症爆發時,確保能符合《國際衞生條例(2005)》的規定。

  《條例草案》訂立健全的常規預防措施和有效的疾病監察系統,以確保能在邊境管制站及時偵測到疾病和污染。《條例草案》亦使本港可及時實施管制措施,以防止疾病跨境蔓延和執行世衞不時發布的建議。此外,《條例草案》透過釐清執行人員的法定權力、擴大需呈報疾病清單等,加強本地的疾病控制架構。

  《條例草案》的主要立法建議包括:

* 訂定衞生主任在獲得衞生署署長(署長)書面批准的情況下,可檢取該衞生主任有理由相信屬傳染性病原體或含有傳染性病原體的任何物品;

* 訂明署長可就依據法定權限而被損毀、破壞、檢取、交出或呈交的物品,支付公平及公正的補償;

* 訂定衞生主任可沒收任何非法被帶進香港的物品;

* 訂定逮捕從扣留中逃走的人的權力;

* 訂定受《條例草案》管制的45種傳染病和31種傳染性病原體的清單;

* 賦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可為預防疾病,及防止疾病及污染的蔓延而訂立規例;

* 賦權署長可藉於憲報刊登命令,訂明因應世衞作出的臨時建議而採取的任何措施;及

* 賦權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可為防止、應付或紓緩公共衞生緊急事態的影響以及保障公眾健康而訂立公共衞生緊急事態規例。

  《條例草案》賦權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在出現公共衞生緊急事態時,制訂《預防及控制疾病(公共衞生緊急事態)規例》,以應付和控制緊急情況。該規例可就以下事宜訂定條文:

* 賦權政府為保障公共健康,可查閱和向公眾披露與公共衞生緊急事態有關的資料;

* 賦權政府在提供補償的情況下,徵用私人產業;以及

* 讓合資格但非註冊的醫護及衞生專業人員獲暫時委派,在署長指示下執行職務。

  發言人說:「這些條文對確保在緊急狀態期間各項公共衞生措施可以有效施行,至為重要。我們必須強調,政府只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才會作出上述決定和行使上述權力。」

  《條例草案》只包含基本和賦權的條文,至於屬於運作層面的條文,則會納入新附屬法例《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內,並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在《條例草案》通過成為法例後訂立。《規例》會針對香港居民、旅客、貨物及跨境運輸工具,制訂全面措施,預防、監察及控制傳染病和疾病跨境蔓延,例如:

* 更新及擴大需呈報的疾病清單;

* 規定須通報洩漏受管制的傳染病原體的事件;

* 賦權署長要求有關方面交出受管制傳染性病原體以供妥善處理,以防止疾病在社區內傳播,或收集資料作預防或控制疾病用途;

* 對旅客進行進行醫學檢驗或測試;

* 禁止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禽流感或廣泛耐藥結核病的接觸者或感染者出境;

* 按世衞的臨時建議禁止旅客出境;

* 對患者、接觸者及帶菌者進行隔離、檢疫或醫學監察;

* 對入境口岸或跨境運輸工具進行隔離等。

  發言人強調:「我們會依從《國際衞生條例(2005)》的原則,在落實預防疾病跨境蔓延的措施時,把對國際運輸和貿易的干擾減至最少。」

  《條例草案》將於十二月七日刊登憲報,並於十二月十九日提交立法會審議。




2007年12月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48分
 

Windows Media 格式
Real Media 格式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