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楊永強:最想過簡單生活
按自己興趣閱讀、聽音樂和做運動,可能是不少人每天的「例行公事」,卻原來,這些正是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離職後最想過的簡單生活。
離任在即,楊永強接受《政府新聞網》專訪時表示,他與一般香港人沒有兩樣,工作時非常投入。
楊永強說:「當醫生時,工作量已十分繁重,其後晉身管理層,由醫管局至政策局,要兼顧的範疇和面對的工作繁多,令我大部分時間投入工作,無法兼顧個人興趣,也疏忽了思想一些個人問題。
「現在是適當時候有自己的時間,幹自己喜歡的事。我始終喜歡過簡單的生活,如聽音樂、閱讀和做運動等。」
認同價值觀 漸成香港人
回想當年18歲離開馬來西亞到香港升學,他經過了一段適應時期。畢業後已習慣本港的生活,而且在香港發展的機會也較佳,便決定留下來。
他說,極欣賞港人的努力,也認同港人的價值觀,而自己也漸漸成為香港人。
楊永強回顧33年公職生涯時表示,「沙士」一疫令他感受深刻,而其後成立的衞生防護中心,使香港較以往更能抵禦傳染病爆發,則令他感到欣慰。
楊永強說:「香港現在更能抵禦任何傳染病的爆發。我們的隔離病房,現在有1,400張病床,公共衞生防禦系統也經過重整,包括加強局署間的協調,並設立了衞生防護中心。」
衞生防護中心採取跨界別策略,由包括醫療、社會學、公眾衞生教育、環境衞生等各界專家,出任高層次的中央科學顧問委員會及7個科學委員會,負責不同範疇的研究及評估各項傳染病爆發風險,並制訂預防及控制傳染病的策略及計劃。
曾當實習生 明患者憂慮
談到公營與私營醫療服務的關係時,曾在瑪麗醫院當實習醫生的他,曾經接觸到患重病而生活上有困難的市民,感受到患者的憂慮和無助。
楊永強說:「但當時公共醫療服務的質素沒有保證,市民對公共醫療服務缺乏信心,不少人寧願借錢向私營醫療機構求診,也不使用公共醫療服務。作為醫生,我覺得這現象難以接受。
「我認為,良好的公共醫療制度必須有服務質素保證、成本也該受到控制。這對低收入人士來說,固然重要,對中產而言,當患上需要龐大醫療費用的疾病時,公共醫療系統可為他們提供選擇,這也直接影響到私營醫療服務的質素。」
公私營體系 服務補不足
他認為,私營醫療服務的角色十分重要,可以補公共醫療系統的不足,例如病情較輕的病人輪候時間較長、診症期也不能遷就個別病人、病者也無權選擇醫生、公營醫院環境也許稍遜等,均讓私營醫療服務有足夠的市場發展空間。
對於近日社會就綜援金第2階段調整的討論,楊永強表示,理解社會人士對非健全人士,如長者、殘疾人士及經醫生證明為健康欠佳人士的關注。
他還倡導成立「仁濟永強四肢癱瘓病人基金」和「長期病患援助基金」,幫助社會上這群弱勢人士。
他認為,政府是在小心聆聽市民及社會各界表達的不同意見,以及仔細衡量各項考慮因素後,決定繼續執行綜援金第2階段調整的。
三方結夥伴 助弱勢社群
楊永強強調,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將繼續留意物價指數的變動,若生活指數升幅抵銷了綜援受助人的購買力,便按機制上調綜援金額。
談到社會福利問題時,他表示,建議中的福利策略總綱以雙管齊下方式,制訂日後的福利政策和服務。
他指出,除了繼續提供安全網,保障弱勢社群人士,政府也繼續與志願機構及商界建立3方夥伴關係,共同承擔、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
完
二○○四年九月二十六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