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附件

預防及為預備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重臨所採取的措施

< 返回

I. 公共衞生措施

(甲) 預防傳入/輸出新個案

  • 繼續實施出入境管制站的健康檢查措施,包括為所有經機場、港口和陸路出入境的旅客檢查體溫及填寫健康申報表。

  • 繼續不准綜合症病人和曾與患者有家居接觸者在接受家居隔離期間離開香港

(乙) 從國際、地區及本地三個層面監控疾病

  • 與世界衞生組織及全球的相關伙伴保持緊密聯繫

  • 向本地及國際社會發放有關綜合症發展最新情況的準確資料,以便在綜合症重臨之時,大家能提高警覺。

  • 透過定期交流及粵港澳防治傳染病專家組三方會議,與內地衞生機構保持緊密聯繫。

  • 透過衞生署的中央個案及接觸資訊系統,就所有個案和接觸者建立中央資料庫,以便追蹤和分析。

  • 建立共同的電子平台,以加強社區設施如老人院及學校的健康監察。

(丙) 疾病控制

  • 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追查與染病者有接觸的人士,以及對所有與疫症病人有密切接觸者進行健康監察。

  • 隔離懷疑個案於醫院接受診治,與綜合症病人有密切接觸者需接受防疫措施,他們可選擇在家居或度假營隔離十天。

  • 調派由跨部門人員組成的應變小組到綜合症患者曾居住的樓宇進行調查、消毒和提供健康教育。

(丁) 市民的關注及個人和環境衞生

  • 衞生署繼續向市民灌輸有關知識,並推行公眾教育運動,教育市民注重個人和環境衞生。

  • 全城清潔策劃小組制訂和推廣一套跨界別及可持續的方案,提高公眾對保持環境衞生重要性的意識。

 

II. 醫院準備計劃

(甲) 傳染病監察

  • 醫管局在接獲衞生署通知後,會隨即向醫院發出警報和處理綜合症的指引,而臨床醫護人員則會向衞生署呈報懷疑綜合症個案。

  • 進一步加強普通科門診診所在疾病監察上的角色。

(乙) 臨床診治

  • 醫管局繼續與學者合作進行研究,增加對有關病毒的認識。

  • 醫管局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協作委員會制定日後治理綜合症的方向。

  • 選定一些須優先處理的地方以便進行緊急的跟進工作,包括就感染控制措施的成效進行研究。

(丙) 感染控制措施

  • 制訂一個更加可靠的診斷指標,供急症室和發燒診所使用。

  • 及早診斷和及時隔離綜合症患者,縮短那些出現非典型表徵但未為察覺的患者留在普通病房的時間,減少病人交叉感染的機會。

  • 以實證為基礎的方法,評估現有感染控制措施的成效。

(丁) 照顧長者

  • 加強為所有安老院舍提供的外展服務,以減低長者入院治療的需要。

  • 與政府和非政府機構合作,檢討和加強安老院舍的感染控制措施和設施。

(戊) 集中處理病人策略

  • 分階段動員醫院處理綜合症病人。

  • 每間醫院處理的證實感染綜合症病人數目最初不應多於五十名;當出現大型爆發時,數目可增至一百名。

  • 先安排懷疑感染綜合症病人使用隔離設施。

  • 當出現大型爆發時,可把證實感染病人集中在通風系統已獲改善以及病床已適當分隔開的開放式病房內。

  • 治理綜合症病人的醫院應具備足夠的支援設施和專才,包括深切治療部設施。

(己) 公營醫院感染控制設施

  • 在九間主要急症醫院加強發燒病房和綜合症病房的設施。

  • 短期措施完成後,九間主要急症醫院可提供一百六十七間隔離房間(合共四百九十二張病床)及三百六十九間隔離房間(合共七百八十九張病床),分別處理綜合症及懷疑感染綜合症病人。

(庚) 處理傳染病的人力資源

  • 成立傳染病控制培訓中心,為醫管局不同職級的員工物色和發展適合的感染控制和傳染病的培訓課程。

  • 為不同職級的醫管局員工提供內部入職培訓。

  • 安排護士和專職醫療人員參加本地有關感染控制的全日制/兼讀培訓課程。

  • 保送醫護專業人員往海外修讀有關傳染病的培訓課程或修讀本地有關傳染病的深造文憑課程。

(辛) 應變計劃

  • 制訂整體應變計劃,通過分階段動員急症醫院,確保醫管局具備足夠的高峰期負荷量應付日後綜合症爆發。

  • 制訂計劃以便在短期內於預先選定的地點興建臨時隔離設施,並使設施投入服務。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