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會問題
立法會十三題:兒童免疫接種計劃
以下為今日(二月二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李國麟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的書面答覆:
問題:
衞生署自1960年代推行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以來,除了在1988年新增乙型肝炎疫苗,以及在2007年2月引入「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以取代原有的小兒麻痺口服劑及全細胞型百日咳疫苗外,沒有新增其他疫苗及就該計劃進行重大改革。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上述計劃與西方及亞洲區內的已發展地區的類似計劃的差別;
(二) 世界衞生組織有否制訂一套國際性的兒童免疫接種建議;若有,上述計劃是否符合該等建議;若不符合,原因為何;及
(三) 鑑於除了上述計劃建議的疫苗外,衞生署表示個別私家醫生可能會為兒童接種其他需要自費注射的疫苗(包括肺炎球菌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水痘疫苗、甲型肝炎疫苗、腦膜炎雙球菌疫苗、日本腦炎疫苗及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政府會否考慮在未來三年內將部分該等疫苗納入上述計劃;若會,將會納入何種疫苗及何時實行;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女士:
世界衞生組織的擴大免疫規劃(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sation)是針對六種高風險的傳染病而制定的,即結核病、小兒麻痺、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及麻疹。世界衞生組織同時建議各成員國須因應本土的流行病學情況,去衡量應否將其他傳染病疫苗引入其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中。換言之,計劃所應覆蓋的疾病類別及數目在不同地方會有差異,這同時表明覆蓋的疾病類別,不一定是越多越好。現就問題的三部分回答如下:
(一) 有關香港與部分西方及亞洲已發展國家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比較,表列於附表一。
部分西方國家如英國、美國、加拿大,因應當地的流行病學情況,近年在其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內新增了數種疫苗,包括預防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肺炎球菌感染等疫苗。與本港流行病學情況比較接近的亞洲國家如日本、南韓和新加坡等,則尚未將上述疫苗納入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內。
(二) 世界衞生組織的擴大免疫規劃主要針對六種疾病,分別是結核病、小兒麻痺、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及麻疹。該規劃的目標是鼓勵各成員國使用擴大免疫規劃中的疫苗作為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基礎,並為各地提供所需的技術支援,但各地亦須按其流行病學的情況及其他因素,加入其他疫苗。此外,世界衞生組織亦會就各種疫苗的運用及更新作出立場聲明,以供各地參考。現時,衞生署的兒童免疫接種計劃除了符合世界衞生組織的擴大免疫規劃外,更加入了乙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和德國麻疹這三種疫苗。
(三) 現時,衞生署的兒童免疫接種計劃針對九種小兒傳染病作出預防,分別是結核病、小兒麻痺、乙型肝炎、白喉、百日咳、破傷風、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家長如欲查詢有關此計劃以外的疫苗的詳情,可向衞生署索取相關資料及簡介。
問題所述的七種不包括在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內的疫苗,其中肺炎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水痘疫苗及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已納入政府早前委託香港一所大學進行的成本效益研究的範圍當中。研究會在本年首季完成。屆時,政府會參考研究結果、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的建議及其他相關因素,以作決定。
至於流感疫苗,政府的流感防疫注射計劃已照顧到財政有困難的人士,包括來自領取綜援家庭而年齡介乎六至二十三個月的幼兒,為他們提供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本地因腦膜炎雙球菌而引起的腦膜炎發病率偏低,其中約有一半的感染是由奈瑟氏腦膜炎雙球菌B血清群引起的。可是,現有的腦膜炎疫苗(A,C,Y,W-135)並不能對B血清群感染提供保護,加上該疫苗效力並不持久,對兩歲以下兒童的效能尤其低,所以,「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認為現時沒有充足的理據將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列入兒童免疫注射計劃之中。
日本腦炎主要流行於亞洲及西太平洋地區,但在本港並不常見。在1967年至2007年間,本港每年錄得零至五宗個案;而衞生防護中心的研究顯示日本腦炎於過去四十年內在香港並不普遍。再者,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有可能引起一定程度的副作用。有見及此,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傳染病媒介疾病科學委員會」建議市民如非前往日本腦炎流行地區並會逗留三十天或以上的人士,則無需接種該疫苗。
完
2008年2月2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3時15分
立法會第十三題附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