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會問題
立法會八題:兒童免疫接種計劃
以下為今日(一月三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婉嫻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的書面答覆:
問題:
根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推行的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初生嬰兒至就讀小學六年級的兒童應接種不同種類的疫苗,以預防九種傳染病。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當局根據甚麼準則,以決定將上述九種傳染病的疫苗納入該計劃及選取新疫苗納入該計劃;
(二)當局每隔多久會檢討該計劃,以及自二○○七年二月更新該計劃下的免疫接種建議後,有否就該計劃再作檢討;
(三)當局是否知悉過去五年,除了肺炎球菌疫苗外,外地有否成功研製了預防其他疾病的疫苗;若有,當局會否將該等新疫苗納入該計劃;若不會,原因為何;及
(四)當局有否評估該計劃的成效;若有,詳情為何(包括如何評估該計劃下的免疫接種建議對兒童健康的重要性)?
答覆:
主席女士:
(一)衞生署在決定將一種疫苗納入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前,必須考慮多項科學因素,包括流行病學情況、因疾病而造成的醫療負擔、以及疫苗的安全、效能、副作用、成本效益和供應等。此外,公眾對接種有關疫苗的接受程度、是否有其他的預防方法,以及接種疫苗的行政安排等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會密切注視世界衞生組織對免疫接種的最新立場、新疫苗的科學發展和應用、新疫苗的製劑和成本效益、全球和本地疫苗可預防疾病的流行病學情況的轉變,以及其他地方衞生當局的經驗,然後向衞生署提出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建議。
現時,衞生署的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針對九種小兒傳染病作出預防,分別是結核病、小兒麻痺、乙型肝炎、白喉、百日咳、破傷風、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計劃曾在二○○七年二月更新。當時衞生署參考了「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的建議,引入「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以取代小兒麻痺口服劑及全細胞型百日咳疫苗。「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會繼續密切留意國際最新情況,並持續檢討本港的兒童免疫接種計劃。
(三)在過去五年,除了肺炎球菌疫苗外,在外地研製並註冊使用作預防幼童傳染病的疫苗還有輪狀病毒疫苗。「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已就輪狀病毒感染的預防成立工作小組,並會討論有關疫苗的使用,以及向政府提出建議。
(四)衞生署在評估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成效時,會參考現行計劃中的九種疾病的流行病學情況,包括個案數字和趨勢,以及曾否大型爆發。現時列入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九種疾病的呈報個案數字在納入計劃後均錄得明顯下降。當中的乙型肝炎、百日咳、破傷風、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近年在本港已無出現大型爆發。白喉及小兒麻痺症分別在一九八二年及一九九五年後已沒有新呈報個案。香港所在的世界衞生組織西太平洋區亦於二○○○年被認證為無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痺症)地區。而嚴重的結核病,如播散型肺結核個案,也大大地減少。衞生署一向維持超過95%疫苗接種覆蓋率,並會對有關疾病作持續監測。
完
2008年1月3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