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會問題
立法會一題:醫院管理局的專科門診服務
以下為今日(六月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偉業議員的提問和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的答覆:
問題:
本人近日接獲不少市民投訴,指公立醫院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非常長,例如有東涌居民被排期到三年後才獲診治。不少市民表示,由於長期得不到適時治療而令病情惡化。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每項專科門診去年的平均輪候時間,並按輪候時間(少於一年、一年至兩年以下、兩年至三年以下,以及三年或以上)列出去年年底的輪候個案數目;
(二) 每項專科門診的現行個案中,最長的輪候時間是多久;及
(三) 政府會不會採取措施改善專科門診輪候時間過長的問題;如果會,詳情是甚麼;如果不會,原因是甚麼?
答覆:
主席女士: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的專科門診診所有一套分流制度,醫護人員會考慮新病人的臨病歷、主要症狀,以及身體檢查和檢驗的結果等各項因素,以決定病人在轉介時的臨狀況的緊急程度,從而為他們安排就診的日期。
在分流制度下,專科門診新症個案會被分為:第一優先類別(緊急);第二優先類別(半緊急);以及例行個案。為確保病情緊急的病人適時得到恰當的治理,醫管局會安排醫生盡快處理第一優先及第二優先類別的個案,現時該兩類個案的輪候時間中位數分別為一星期及五星期。實施分流制度的好處是可以縮短病情緊急病人的輪候時間,不過,病情非緊急的病人,則需等候較長時間。
在醫管局的專科門診診所,新轉介個案通常會先由護士甄別,再經有關的專科醫生檢查,然後作出分流。為確保病情緊急的個案不會在最初分流時受到忽略,所有列入例行個案的轉介個案,均會在分流當日起計七個工作天內,由有關專科的高級醫生覆檢。此外,若病人的狀況在輪候期間出現惡化,病人可聯絡有關的專科門診診所,要求提早約見醫生,若病情緊急,病人亦可到急症室求診,醫護人員會視乎需要安排病人提早接受診治。
(一)及(二) 在二○○六年,各主要專科個別的預約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和第99百分值的輪候時間,載於附表一。
醫管局專科門診服務整體的預約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約為七星期。以輪候時間中位數計算,輪候時間最長的三個專科依次序是外科、骨科和內科。
在二○○六年各主要專科門診預約新症個案,以輪候時間為一年之內、一年至兩年、兩年至三年及三年以上劃分的分項數字,載於附表二。
在二○○六年全數67萬多的預約新症個案中,有超過59萬宗(或新症總數的88%)的輪候時間是少於一年。在這些輪候時間少於一年的個案中,有超過24萬宗(或新症總數的36%)的輪候時間是不超過兩星期,而輪候時間介乎兩至八星期的個案則約有13萬宗(或新症總數的20%)。換言之,合共有大約五成半的新症個案是可以於八星期內就診,顯示分流制度能有效讓病情緊急的病人盡快獲得適當的醫療服務。
(三) 此外,我們亦關注到非緊急個案的輪候時間。為要改善有關情況,醫管局已推行下列措施︰
* 增加專科門診和家庭醫學專科診所的預約名額;
* 在特定時段調派專科醫生支援普通科門診診所處理長期病患者;
* 成立十八間家庭醫學專科診所,照顧分流為非緊急個案的病人,以及為專科門診把關;
* 培訓更多專科醫生;
* 向私營界別的醫生派發轉介及分流指引,以期減少不必要的病人轉介;以及
* 制訂讓臨狀況穩定的病人出院並由基層護理部門跟進的指引。
除上述的改善措施外,醫管局亦已定成立一個專責小組,深入檢視現時專科門診服務的運作,並提出縮短輪候時間的可行方案。
完
2007年6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