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會問題

立法會十九題:有機食品

< 返回

  以下是今日(二月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李國麟議員的提問和衞生福利食物局局長周一嶽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本人得悉,飲食及食物業界近年大力推廣有機飲食,有大型有機食品超級市場開業,連鎖超級市場及食肆亦引入有機食品。據報,有居屋居民亦在有關屋苑內自設農圃種植有機蔬菜。然而,有市民向本人反映,現時有機食品市場的銷售對象以中產家庭為主,基層市民及學生鮮有機會接觸有關資訊。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除了向業界(包括本地有機農場及香港有機資源中心)提供技術支援外,政府有否透過其他措施推廣有機飲食文化,以及政府有否評估該等措施是否足以讓更多市民認識本地有機農產品及有機飲食的好處;若有,評估的結果;

(二) 會否制訂政策推動有機飲食文化;若會,將於何時完成制訂及推行有關的政策;

(三) 會否考慮透過傳媒向大眾(包括基層市民)提供有機食品資訊,協助他們作出多元飲食選擇,並加強與區議會或房屋委員會合作,鼓勵居民參與社區園圃計劃,以及提供實際支援,協助在更多地區試辦有機農墟;及

(四) 會否考慮把推廣有機飲食定為「健康飲食在校園」(一項小學生健康飲食計劃)的目標之一;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女士:

(一)及(二) 現時不同政府部門在日常工作中已有為市民提供有關有機食品的資訊。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備有單張向市民提供有關有機食物的資訊,中心亦於二○○六年出版的第三期《食物安全通訊季刊》中刊出有關的資料。此外,相關機構例如蔬菜統營處和其資助的「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的網頁也有提供有關本地有機食品的資訊,例如購買本地有機蔬菜的地點及食譜等。

  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亦鼓勵農民種植安全質優的蔬菜,以開拓新市場和提高競爭力。有機耕作強調與大自然和諧共存,運用選種、輪作、施用堆肥、天然藥物等方法解決生產上的問題,有助農業長遠持續發展。漁護署會繼續推動本地農民轉型有機耕種,開發、提供所需的技術支援,並透過蔬菜統營處,聯同本地有機業界及其他志願團體,積極向巿民推廣,介紹本地有機產品。蔬菜統營處亦透過「香港有機資源中心」,推動本地出產有機食品的獨立認證,並舉辦教育活動,鼓勵和推廣有機生活理念。

  然而,儘管漁護署努力協助本地農民進行有機耕種,本地有機食品的產量仍然甚低:以本地生產的有機蔬菜為例,在二○○六年每日產量只有約2.5噸,只佔每日消耗的蔬菜總量(1,420噸)的0.18%。在進口食品方面,現時不同地區/國家認證有機食品的標準及方法各有不同,亦缺乏一個國際互認機制,對有機食品在市場上的流通構成障礙。

  此外,根據外國研究顯示,食物經有機方法生產後存在的食物危害雖然在性質上可能有別(例如在農藥污染、微生物含量等方面),但有機食品與非有機食品在營養或食物安全方面並無顯著差異。保持健康,最重要的始終是要維持均衡膳食,進食各種不同種類的食物,以吸取維持健康所需的各種營養。

  基於上述考慮,政府目前難以制訂推廣有機飲食文化的政策,暫時亦未有評估有關推動市民認識本地有機農產品及有機飲食的好處的工作的成效。

(三) 漁護署一直鼓勵本地業界舉辦有機農墟。「新界蔬菜產銷合作社聯合總社」和嘉道理農場自二○○五年四月起每星期日在大埔舉辦有機農墟。此外,「香港有機農業協會」自去年十二月起亦與灣仔區議會合作在灣仔籌辦有機農墟。而今年一月二十和二十一日,本地業界、漁護署和蔬菜統營處在旺角花墟球場舉辦了「本地漁農美食迎春嘉年華」,共吸引了逾12萬市民參觀。本地有機農產品在嘉年華的成功銷售,希望吸引更多本地業界和地區組織合作,在市區舉辦更多的有機農墟。至於日後尋找合適地點舉辦此類活動,民政事務總署會視乎區議會的意見和當區的情況,考慮提供適當協助。

(四) 衞生署在二○○六年九月推行的「健康飲食在校園」運動旨在培養兒童健康的飲食習慣、鼓勵學校供應健康午餐和小食,以及強化營養教育,以促進兒童健康發展和有效學習。我們在中、小學教育的不同環節會向學生提供有關健康飲食及營養教育的知識;我們也鼓勵教師引導學生探討一些時下熱門而有關健康的問題,包括有機食品的資訊,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科學和科技的發展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以培養學生們對健康飲食的正面態度。

  該運動所提倡的健康飲食,是根據《小學午膳營養指引》內所列的標準,以食物的營養價值作為首要考慮,要求符合「三低一高」的原則 - 即低糖、低鹽、低油和高纖。

  以蔬果為例,該計劃之目標是午膳供應商為學童提供至少每天一份蔬菜和每周兩份半水果。考慮到有機食品的供應量和價格較高等因素,我們目前沒有計劃將其列入「健康飲食在校園」的目標內。但衞生署與學校及午膳供應商保持聯絡,得悉有部分供應商已提供有機食物,衞生署對此表示歡迎。





2007年2月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25分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