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

“共同承担”- 医疗卫生改革着眼长远发展

< 返回

卫生福利局局长杨永强医生指出,世界各地的医疗卫生制度正面对一个挑战,一方面要考虑公平公正的原则、方便使用的程度、市民负担的能力和提供服务的质素,另一方面亦要平衡医疗融资的持续稳定性。

虽然大家面对相同的问题,但解决的方法却因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等不同因素,而各有差异。

杨永强医生今日(三月十六日)出席香港东区崇德社午餐会时表示,在医疗卫生改革方面,并没有一套能适用于全球各地的“标准”模式,因为各地在文化、社会和政治的发展模式不同,要政策制定者复制其他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是不可行和不被接受的。

杨永强医生强调说:“最实际的方法是研究其他模式的特点,然后决定能否及怎样将这些特点改良,以切合我们的需要。”

杨永强医生列举四个不同形式的公共医疗融资体系作比较,指出香港的制度是以税款收入为基础;美国是市场主导;新加坡推行强制性医疗储蓄计划;而台湾则以社会保险为主。

在香港,百分之九十八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是从税收拨款,而百分之九十一

的私人医疗卫生开支则由个人支付,主要用于基层门诊服务和保险费供款。住院方面主要由公营界别,以极大的补贴水平,提供有关服务。

虽然香港的制度已透过政府提供的资助,而达致公平、公正、使用方便及市民能负担,杨永强医生却相信基于两个原因,继续完全依赖政府拨款将不可行。

他解释说,其一是因为香港的税基狭窄,因此不能应付在医疗卫生开支方面的不断增长。他列举数字显示,二○○○/○一年度在医疗方面的开支占香港经常公共开支预算的百分之十四点七。

他说:“其二是人口老化和长期病患者人数上升,以致门诊和住院服务的需求增加。即使在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方面已不断提高生产力和效率,以及努力控制成本,但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抵销这方面开支的增加。”

新加坡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总开支,现时可较为稳定地维持于占其本地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点六。公共和私人支出的比例是百分之三十三由政府拨款,而百分之六十七为私人支出,私人支出方面包括由雇主和雇员以其薪酬的百分之六至八,每月供款入“保健储蓄计划”户口。

杨永强说:“新加坡市民能够使用他们的‘保健储蓄计划’户口支付其公共及私营医疗服务的开支,减轻政府作为主要服务提供者的压力,特别是较为昂贵的住院服务,同时,市民可以在公立及私营服务之间有更大选择。”

“正如其他医疗融资制度,当实施改变时,其他改变会随着出现。在医疗卫生服务的规管及营运方面,政府研究了服务规管和成本效益,决定不会补贴心脏、肺部和肝脏移植或“为维持末期病患者的生命作出过量治疗”。”

“新加坡推广个人责任及努力控制成本以及保持市民能负担基层医护服务的开支。”

至于美国方面,杨永强医生表示该国在医疗的开支为一点一兆美元,其中百分之四十六由政府拨款,百分之五十四由私人支付。

在私营方面以管理医疗和私人保险为主导,而公营方面则有两个主要由政府资助的计划-Medicare和Medicaid,这两项计划为八千万美国人提供住院和门诊医疗保障,其支出占医疗总开支的三分之一。两者都是强制式保险计划,只限长者、残疾人士和某些低收入人士参加。

大部分人口必须依赖混合式的管理医疗计划,由雇主、私人保险和个人付款购买。这些策略使医疗开支自一九九五年下降至占本地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三至十四,但对服务使用者和提供者造成极大的影响。

“对于服务使用者而言,由于遏止成本的上升,可供选择的服务者和服务受到限制;而服务供应者为了求存而需要以集团的形式运作,以及要承受选取治疗方式所附带的财务风险。有些人更认为医生的自主性受到削弱。”

“此外,美国的医疗改革虽然遏止了医疗开支的上升趋势,但究竟成本是否可以持续维持在低水平则成疑问。”

台湾则采取强制式全民健康保险,由中央健康保险局厘定收费水平,住院成本的百分之七十至九十是由这计划支付,而雇员平均供款额不超过平均人口收入的百分之六。

在一九九五至九八年之间,医疗开支增长了百分之五十七,有两个主要原因导致上升。首先,雇员的低供款额,特别是门诊服务,这促使其使用率达至每年使用十五点一次,一九九八年在这方面的支出占总开支的百分之七十。第二个原因是按服务逐次收费的制度,这制度是要鼓励服务提供者提高服务使用率,以便增加其收入。

杨永强医生指出,中央健康保险局正开始制定策略以便提高收入和减低成本,包括改善征收供款率、资本管理、把按服务逐次收费改变为按疗程收费、服务提供者的核数工作、以及监察药物的价格。

他说:“我们应借鉴台湾的经验,就是在达致公平及容易获取服务等目标时,需要考虑整个制度的负担能力。我们亦要同时顾及是否有足够的制衡措施。”

在总结各个制度的优劣时,杨永强医生重申,长远而言,香港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以便修改我们的改革策略,从而配合香港独有的特点和价值观。

“我们的改革要循序渐进,建基于现有制度的长处。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共同承担,及着眼于同一个长远目标。”

“我们正朝这个目标迈进:促进一个市民既可负担又维持公平原则的更佳医疗服务制度,亦即有能力负担医疗费用的市民需付费用,而社会较为不幸的一群可以继续依赖社会可以付担的高质素医疗卫生服务。”

二○○○年三月十六日(星期四)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