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谈胎儿性别检验、自愿医保及降低食物中盐和糖(只有中文)
以下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今日(三月十四日)出席活动后会见新闻界的谈话内容:
记者:现时一些内地孕妇透过中介(公司)将血液样本运到香港进行化验,是否担心有这些情况出现?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首先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其实香港有法例禁止在香港就新生婴儿的性别作出选择。因此,若有胎儿性别检验的目的是为了选择性别,除非有很特殊的原因,例如家庭中有一些与性别有关的遗传病,否则是犯法的。当然,我们最近留意到,有些广告宣传在香港可以进行(胎儿)性别检验,然后再安排到某些地方进行性别选择的分娩。在这情况下,我们其实已留意到这件事,现在我们正着手草拟法例,希望修订法例,不容许这些广告。最近发生的另一件事,是将一些血液携带过境,其实在很多国家,携带(血液)样本是要经过公共卫生的申报,是不可随便这样做的。因此,这件事本身很可能已是犯法的,我相信内地与香港的相关执法部门也会执法。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我想谈谈自愿医保。自愿医保的谘询期由(去年)十二月十五日开始,到现在已(快将)届满三个月的谘询期。在这三个月的谘询期内,其实我们举行了很多谘询会和研讨会;食物及卫生局的同事,包括我自己,所举办和出席的研讨会,以及宣讲的场合有大概七十场。另外,截至现在为止,收到约二百七十份意见书。不过,有部分意见认为这件事比较复杂,亦有一些调查显示,部分市民仍未能了解自愿医保计划。因此,我们已决定将谘询期延长一个月,直至四月十六日。希望延长了时间,能让更多市民和不同持份者,可以透过不同活动或研讨会,能更加理解,因而能够就自愿医保计划发表更多意见,让政府进一步推动自愿医保时,能够做得更好。我们最近亦与保险业界代表会面,了解到他们提出了相信是我们一直讨论以来,比较具体的一些建议。我们欢迎业界以正面的态度看这件事,因为直到目前为止,有些调查显示市民比例上,多数是支持自愿医保这方向。当然,在过程当中,市民和不同持份者亦提出了不同的忧虑或看法。保险业界这次提出的一些较具体的建议,我们认为其方向是比较好的。政府即将在这段时间开始,就保险业界提出的一些想法,以及政府的具体建议,作较深入的讨论,希望在下一步政府推动自愿医保时,能够吸纳到一些具建设性的意见,让自愿医保做得更加好。
记者:业界提出将现有疾病列为“不保事项”,你认为这建议会否与政府原本的理念背道而驰?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具体来说,我不会就每个特别建议在这阶段评论。不过,在我们的十二项“最低要求”当中,的确有些是非常重要的消费者保障条款,例如“必须受保”和“终身续保”,一些有关透明度的安排,尤其是保险的透明度和医疗收费的透明度等,这些也可以说是一个底线,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其他方面,例如保障水平为多少,实际上仍有空间让大家再探讨,所以我们会再和业界探讨细节。我亦觉得自愿医保来到这个阶段,当大家在社会上普遍已有一个共识,自愿医保作为一个方向,会有助我们平衡公私营医疗体系,从而让香港医疗体系得以持续发展。就这方向既然已有共识,现在已到讨论细节的阶段,我认为是一个良性的发展。
记者:为何要成立降低食物中盐和糖委员会?究竟是因为食物及卫生局没有人处理,还是其他原因?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首先,我们的医疗卫生工作当中,现在大部分资源均投放在我们的医疗体系,亦即治理疾病。大家也明白,无论是专业界或不同持份者,其实也有很多意见表示,除了治疗,特别是医院第二层以上的治疗是非常重要,需要我们继续发展以外,实际上,基层医护和预防性的工作亦应该是重要的。可是往往,不单香港,其他地方亦然,由于预防性的工作和基层护理的性质是进行很长时间也很难界定成果如何,因此大家经常集中看治疗性(的工作)。但本届政府认为,除了治疗性的工作外,基层医疗和预防工作亦很重要。在这情况下,大家留意到,我们就算是公私营合作,也逐渐将目标由第二层住院服务,推展至普通科门诊的一些基层、长期疾病护理。预防方面,大家也会看到在《施政报告》中,行政长官提出,须就大肠癌(筛检)作出一个先导性的计划,将来会发展至大肠癌的普选筛查。这其实也是一项预防性的工作,大家也需要知道,实际上,五十多岁以上的人士当中,百分之三十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在香港的病发率也超过百分之十,现在大部分末期肾脏衰竭的病人也是糖尿病导致的。因此,在这方面来说,糖尿病和高血压均导致不同疾病,包括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这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开始在这方面着手,改善香港人的身体健康,预防一些如此高发病率的慢性疾病。故此,我们参考了些外国的经验,认为若我们能限制或减低市民透过食物摄入的糖和盐的分量,会有效地减低高血压和糖尿病在香港的病发率,因而提升市民整体健康,亦间接减低对香港医疗体系的压力。至于如何进行,外国有很多不同的模式,有些国家会透过立法或征税进行规管,但我相信这些建议在香港会很具争议性。我们亦认为,作为政府,不希望需要利用这些规管性的方法。故此,我们希望利用自愿性的方法,推动与业界的合作。我们所说的业界,最主要是由医学界和科学界协助,与饮食界和食品制造业合作,推动食品制造业和饮食业自愿循序渐进地,慢慢减低食物中的盐和糖,因为这做法在外国证明是有效的。假若我们突然很快地减低食物中的盐和糖,是会导致市民觉得口味不同了,因而会出现抗拒,亦会对饮食业和食物制造业造成冲击。但若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每年减低数个百分率,对市民来说,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一个较清淡的口味。我认为这个模式值得我们先作尝试。
记者:具体来说,其实是否留意到现在香港人的食物可能很浓味、咸或甜?日后推行时,会否优先鼓励一些食品制造商,可能是一些酱油或罐头食品,这些可能较易减盐?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第一,我们不单是留意到(有关情况),实际上卫生署有调查显示,香港人经食物摄入的糖和盐的确太多。第二,我们针对的,希望会较广阔,当然你提到的酱料也重要。但我们要分开(两方面来说),在盐方面,酱料,以及我们于家中和在食肆内煮食时所添加的盐同样重要。另外,糖分方面,除了食物,即无论在家中煮食时或在外用餐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就是非酒精类的饮品。因此,其实我们这次希望能作很广阔的推动,包括食物制造业、预先包装食物、酱料,亦包括餐饮业,也希望针对家庭内(的饮食),还有预先包装的饮品,全部我们也希望涵盖在内。我们既然要这样做,必定要整个社会各方面大家同心同德去做。我们选择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正、副主席,结合了专业人士;委员会的副主席麦倩屏医生是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首任食物安全专员,也是社会医学院前任院长。委员会内还有其他相关的科学家,例如代谢学的医学专家。另外,业界内亦有消费者的代表,我们希望以一个较广阔的模式,因此,当中有社会上具影响力的人士,包括主席本身,他自己也奉行健康生活模式,这是很重要的,因其个人能作为一个典范。此外,媒体方面也涵盖了一部分的代表,因为我们接着的宣传教育工作也非常重要。
记者:政府是否在“包保项目”上有底线?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我不会独立去评论每一个项目,最重要是保障市民消费者的利益,其他如保障的范围和水平我觉得都可以作深入讨论。
完
2015年3月14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18时1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