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会问题

立法会十一题:精神健康服务

< 返回

  以下为今日(五月十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刘江华议员的提问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的书面答覆:

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二○二○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疾病。早前有调查访问了1,120名25岁以下的青少年,发现当中32.5%有抑郁症症状,最年轻者仅12岁,与本港成年人口中8.3%有抑郁症症状的百分比比较,达近四倍之高。同时,当中逾半数更有自杀或自残倾向。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当局有否统计,过去五年,全港有多少人患有抑郁症,又有多少人因有抑郁症症状而需接受治疗;该两种人士的年龄、性别及职业的分布为何;有否评估本港市民罹患抑郁症的人数是否有上升的趋势,以及青少年患上抑郁症的问题是否特别严重;若有评估,结果为何;

(二) 是否知悉,现时各类公立精神健康服务及精神科专科门诊新症的平均轮候时间为何;当局有何措施缩短该等服务的轮候时间;会否加强对抑郁症的医疗及辅导服务,并且增加宣传教育,加深市民对抑郁症的认识,以及令他们懂得辨别抑郁症;

(三) 当局有否计划加强应对抑郁症问题,以及就青少年患抑郁症比率偏高的问题,调整应对策略,提供更多针对青少年需要的服务;及

(四) 鉴于有市民反映,现时的抗抑郁药有不少副作用,部分病人因而停药,以致影响他们治疗的进程及效果,当局会否要求医院管理局将更多副作用较少的新药物,纳入其药物名册内,以加强治疗抑郁症,以及提高抑郁症病人对用药的信心?

答覆:

主席:

(一)卫生署与香港大学医学院社会医学系于二○○三至二○○四年合作进行一项人口住户健康调查。该调查显示,在15岁以上的本港人口中,有1.5%自称被医生诊断患有抑郁症。按性别及年龄组别划分的患病情况载于附表一。调查的数字显示女性的患病率为2.1%,而男性的患病率则为0.7%。另外,年青组别(15至35岁)的患病率为1%,相比较年长组别(35岁或以上)1.5%至1.9%的患病率为低。另外,根据该调查按职业划分的患病情况载于附表二。而过去五年,按年龄及性别划分被诊断患有抑郁症而接受医院管理局(医管局)精神科住院及专科门诊的人数载于附表三。

  为了掌握本港精神科疾病患病率的最新情况,食物及卫生局在二○一○年十月透过卫生及医护服务研究基金拨款,委托香港中文大学精神科学系,联同香港大学精神医学系及医管局精神健康服务单位,进行一项为期五年的香港精神健康调查,探讨常见精神科疾病于本港成年人口的患病率。该项调查正在进行中。

(二)及(三)在二○一○至一一年度,医管局精神科专科门诊所有预约新症的轮候时间中位数为四星期。

  医管局在二○一○至一一年度于所有七个联网的精神科专科门诊诊所设立一般精神病诊所,及早为被分流为非紧急个案的一般精神病(包括抑郁症)患者,提供更适切的评估和治疗服务。此外,医管局自二○一○年十月起于五个联网(港岛东、港岛西、九龙东、九龙西及新界东联网)的指定普通科门诊诊所推行“综合精神健康计划”,透过跨专业团队(包括家庭医学专科医生、普通科医生、护士、社工及其他专职医疗人员),在基层医疗层面为患有轻微情绪病及其他常见精神病而情况稳定的病人提供适切治疗。

  在推行上述措施后,精神科专科门诊诊所非紧急个案的预约新症轮候时间中位数由二○○八至○九年度的17个星期减至二○一○至一一年度的九个星期。为进一步加强对一般精神病患者的支援,医管局会在二○一一至一二年度把“综合精神健康计划”扩展至所有联网,以便更有效地处理社区内轻微的精神病个案。精神科专科门诊诊所的精神科医生会继续为计划下的家庭医学专科医生和普通科医生提供支援,协助他们在基层医疗层面照顾有需要的患者。

  政府一直致力推广精神健康,透过公众教育和宣传,提升普罗市民对精神健康(包括情绪障碍)的认知和了解,并促进市民接纳精神病康复者,从而协助他们融入社会。

  为了提高大众对精神健康的关注和认识,以及推动社会接纳精神病康复者,劳工及福利局自一九九五年起每年与各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和传播媒介合作,举办“精神健康月”,其间透过一系列全港性和分区的大型宣传活动,促进社会对精神健康和情绪障碍的正确认识,以及鼓励精神病康复者融入社会。社会福利署(社署)亦透过在全港各区设立的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推行社区精神健康教育活动,加强社区人士对精神健康的认识。与此同时,卫生署制作了一系列健康教育学习资料及视听教具,以及设有24小时电话录音资讯热线和网页,发放有关精神健康的信息,促进市民心理社交健康。

  针对青少年的需要,卫生署学生健康服务透过青少年健康服务计划,以外展方式在学校向学生、家长及老师推行促进青少年身心社交健康的活动。服务队成员包括医生、护士、社工、临床心理学家等专业人士。为学生而设的基本生活技巧训练,内容涵盖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的建立、沟通技巧、压力处理等,务使青少年对生命建立正面的思想和态度,能自信和有效地面对成长所带来的转变与挑战。此外,为了及早识别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儿童及青少年以尽早为他们提供所需服务,社署与医管局于二○○五年起合作推行“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社区支援计划”,计划于二○○九年七月起全面交由医管局推行。该计划针对6至18岁有情绪问题(例如抑郁、焦虑等)的儿童及青少年提供外展服务,服务范围包括推广公众教育以便及早识别有需要的儿童及青少年、向青少年工作者及家长提供谘询及支援服务,以及与地区组织建立联系,于社区层面为受情绪问题困扰的儿童及少年提供个人化的康复服务和生活/工作技能训练和活动,以协助他们克服精神健康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良好的生活模式。

(四)一般而言,医管局医疗团队会因应病人的需要为患有抑郁症的病人提供合适的治疗,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压力管理技巧训练等。如病人需要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个别病人的临床情况处方合适的药物。医管局多年来一直采取措施,增加使用副作用较少的新精神科药物。现时,有11种副作用较少的新一代抗抑郁药已纳入医管局药物名册内,以加强对抑郁症病人的治疗。医管局会继续检讨精神科药物的使用,并按既定机制考虑在药物名册加入更多经证实有疗效的药物。




2011年5月18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05分
 

立法会第十一题附表一至三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