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網誌
(前食物及衞生局)齊登記、齊分享、齊推廣 齊心支持器官捐贈 (13/11/2021)
今日又是一年一度的器官捐贈日。政府於2016年將每年11月第二個星期六定為器官捐贈日暨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成立周年紀念,目的是希望推廣器官捐贈,在香港建立接受器官捐贈的正面文化。
今年我們以「齊登記、齊分享、齊推廣」作為器官捐贈日的主題,希望大家可以透過「器官捐贈3S」,把支持器官捐贈的訊息傳遍社會每一個角落。「器官捐贈3S」的第一個S是Sign-up(齊登記),我在此呼籲未登記的朋友到「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登記意願。完成登記後,記得要Speak-out(齊分享),把意願告訴家人,並以不同渠道Spread-out(齊推廣)資訊,鼓勵身邊親友和同事支持器官捐贈,明白器官捐贈能對病人及其家屬,以至是捐贈者及其親人帶來重大意義。
器官移植重燃希望
雖然現今醫學進步,但對某些器官衰竭的病人來說,器官移植仍然是他們延續生命的唯一希望。根據醫院管理局的記錄,現時香港每天有超過2,000人等候器官移植。礙於捐贈器官來源供應有限,病者還要每一天忍受著與死神搏鬥的煎熬。更遺憾的是,有不少病人會因為等不及適合的器官,便離開這個世界。器官捐贈不但令等候器官移植人士可以重燃希望,開展他們人生的新篇章,亦間接幫助該病人的整個家庭。在香港,最常用作移植的器官有兩個來源,分別是遺體捐贈和活體捐贈。為了能夠縮短病者等候的時間,使病者能及早重獲新生,市民積極支持器官捐贈,實在十分重要。
活體捐贈
近日我們在活體捐贈上取得重大突破,我感到非常雀躍,亦希望和大家分享這份喜悅。現時香港多數需要等候器官移植的病人正輪候腎臟移植,平均等候時間為54個月,有時即使親屬願意捐出腎臟給病人,但往往受制於血型和抗體不脗合等問題而未能進行腎臟移植。為了增加末期腎衰竭病人獲得活體捐贈腎臟移植的機會,醫院管理局在2018年年底推出「腎臟配對捐贈先導計劃」,讓兩組原本在醫學上不配合的捐受雙方進行配對和交叉捐贈,以增加得到合適腎臟作移植的機會。如果配對成功,第一組的捐贈者便可向第二組的受贈者捐出腎臟,而第一組的受贈者亦可獲得第二組的捐贈者捐出腎臟,從而讓更多腎病患者得到重生的機會。經過三年來持之以恆的努力,醫院管理局於今年八月完成本港首宗腎臟配對捐贈手術,令兩名長年忍受洗腎束縛及併發症風險的腎病病人的生活可以重回正軌。我們希望此次成功配對可以令公眾對計劃更有信心,令更多家人或配偶有腎臟移植需要的人願意加入配對庫。
遺體捐贈
在遺體捐贈方面,在現行政策下,捐贈器官屬自願性質,醫院管理局會尊重死者家人的意願,決定是否捐出器官。衞生署2008年設立的「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方便有意捐贈器官的市民自願登記,不但可以方便與器官捐贈有關的醫護人員在病人身故後得悉其捐贈器官的意願,亦讓捐贈者家人知道去世親人遺愛人間的心願。根據醫院管理局的統計數字,相比2019年,2020年的遺體器官捐贈者當中生前有登記「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的比例及數字均大幅增加,由佔28名遺體器官捐贈者中的兩名增加至佔40名遺體器官捐贈者中的七名,這顯示名冊對器官捐贈的重要性逐漸浮現。在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醫院管理局及不同團體大力推廣下,現時在中央名冊上有超過34萬名市民登記,然而,我們認為登記數字仍然有進步的空間。同時,我們亦留意到近年中央名冊登記人數的增幅有所放緩,情況令人關注。政府必定會繼續加強器官捐贈的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對器官捐贈的接納程度。
加強宣傳器官捐贈
雖然現時香港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保持平穩,政府和大眾均有必要繼續保持高度警惕,在社會和個人層面做好防禦措施,嚴防疫情輸入和傳播。為了響應政府減少大型公眾活動的呼籲,今年的器官捐贈日的重點推廣活動移師到網上舉行。衞生署舉行了一系列宣傳活動,藉此增加公眾對器官捐贈的認識、澄清常見謬誤,及鼓勵市民透過「器官捐贈3S」,把支持器官捐贈的訊息傳遍社會每個角落。除了於網上平台、政府大廈及公共交通工具展示廣告以及在「器官捐贈在香港」Facebook專頁設計有獎問答遊戲外,亦包括首次與意見領袖(KOL)合作於網上不同社交平台推廣器官捐贈。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我今日出席由香港器官捐贈行動組主辦的大愛恩人網上秋祭,為感激器官捐贈者的無私奉獻,我每年都會參加「大愛恩人」活動,透過春秋二祭,向器官捐贈者及其家人致敬,並向公眾推廣器官捐贈的意義。
立即行動 承傳大愛
我們明白對不少人來說,面對要將至親的器官或在死後將自己的器官捐贈予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有一定的心理障礙。中國古代聖賢孟子曰:「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我們希望大家能夠將對自己及至親的愛傳遞出去,立即到網上專頁登記成為器官捐贈者,並記得告訴家人你的意願,讓有需要的病人和其家庭能夠重燃希望。
大家記得到我的facebook專頁,看看相關的Vlog。
2021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