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網誌

(前食物及衞生局)
< 返回

《施政報告》 – 醫療篇 (06/12/2020)

2020年為香港,以致全球在公共衞生方面帶來前所未有的危機。為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的同事都嚴陣以待。過去300多天,我們每天都審視和分析本地和全球疫情,適時推出不同的抗疫措施,全力以赴應對這場硬仗。為守護市民的健康,我們不單只打這場新冠病毒仗,同時亦繼續推展各項與醫療衞生相關的工作。

行政長官剛公布的《施政報告》特別提及政府投放在醫療的經常開支由2017-18年度分626億元,上升至2020-21年度的871億元,年均增幅為11.6%。大家可見政府在醫療衞生方面的資源投放是絶不手軟的。今年《施政報告》點出以下多項提升醫療服務的範疇。

地區康健中心

為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及風氣,設立地區康健中心是改變香港醫療系統的重要第一步。

政府正逐步在全港十八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為市民提供基層醫療服務。地區康健中心是政府基層醫療體系的重要一部分。地區康健中心以嶄新模式運作,由政府出資並透過非政府組織營運,以地區為本,公私合營,及醫社合作的理念,提升市民預防疾病的意識和管理個人健康的能力,並讓市民可安在社區得到適切的護理,長遠有助減輕公營醫療體系的壓力。

隨着政府於2019年9月在葵青區成立首間地區康健中心後,我們已加緊籌備其他地區的康健中心,並已於9月14日向聖雅各福群會批出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的營運服務合約,及向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批出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的營運服務合約。另外,除施政報告內公佈已批出營辦合約或落實選址的九區(即深水埗、黃大仙、灣仔、東區、油尖旺、觀塘、大埔、西貢及北區)外,我們最近亦諮詢了中西區區議會有關選址並得到支持。換句話說,我們總共已有十區的康健中心選址得到落實。

同時,我們剛完成就十一區屬過渡性質的「地區康健站」徵求建議書,並正就建議書進行評審,以期於2021年開始營運「地區康健站」的服務。屆時,全港十八區均會有不同規模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為長遠建立一個以預防為中心的基層醫療體系打好基礎。

目前,地區康健中心的慢性病篩查計劃會為會員進行糖尿病或高血壓的慢性病篩查及確診。為致力提升地區為本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政府會研究就地區康健中心設立公私營協作先導計劃,透過中心的慢性病篩查計劃確診為罹患糖尿病或高血壓的地區康健中心會員提供資助於網絡醫生診治其慢性疾病病情,進一步加強社區慢性疾病治理的措施,及舒緩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優化「長者牙科服務資助」計劃

現時,本港一般的牙科服務,主要由私營界別和非政府機構提供。政府必須把有限的資源集中為公眾提供緊急牙科服務及照顧有特別需要的人士,包括「關愛基金」下的「長者牙科服務資助」計劃惠及超過50萬名65歲或以上的低收入長者。截至2020年10月底,已有約79,900名長者參加資助項目,當中約70,500名長者已完成所需的牙科治療。可見有關服務資助惠及不少有需要的長者。

《施政報告》公布了政府會擴大資助範圍,讓有需要和符合資格的長者獲得更適切的牙科護理服務,包括:(一)增加可獲資助的診療分項,包括移除牙橋或牙冠和根管治療(杜牙根)服務;及(二)為已享用計劃服務最少五年並年滿75歲的長者提供第二次免費鑲配活動假牙及其他相關的牙科診療服務。

精神健康

去年的社會事件,加上自今年初起持續的新冠肺炎疫情,為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帶來不同程度的衝擊和損耗。政府決定投放額外資源,爭取時間加強於社區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市民,並提高大家對良好精神健康的關注程度。

我們會為當前精神健康最急切的需要,提供針對性及緩解性的支援,而禁毒基金會預留三億元提供財政支援(預算每年撥款約一億元)。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於10月14日的會議上就計劃作出了初步討論。委員會正積極籌備,並會與界別內各服務提供者及非政府機構合作確定需要和優次,協助或推動適切的項目。

藥物資助及對不常見疾病患者的支援

政府和醫院管理局於2019年年初推出措施優化「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的經濟審查機制,以減輕病人家庭的藥費負擔。在檢視措施成效後,我們會進一步完善機制。現時,「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分別涵蓋48及34種藥物。我們會繼續按既定機制增加兩個基金下涵蓋的藥物及放寬現有藥物的臨床準則,以加強支援癌症病人及不常見疾病患者的需要。

此外,為加強支援不常見疾病患者,醫管局會在2021-22年度開始逐步為個別不常見疾病建立資料庫及資訊平台、推行個案經理計劃及透過加強基因組學測試提升不常見疾病的診斷能力。同時,醫療衞生研究基金下有關不常見疾病的新研究將會展開,政府會繼續為有關研究提供經費。

乳癌篩查服務

政府會根據癌症事務統籌委員會轄下監督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就乳癌普查提出的最新建議,進行風險為本的乳癌普查。衞生署會按合資格婦女患上乳癌的風險為她們提供乳癌檢查服務,我們預計會於明年公布詳情。

融入大灣區發展

香港擁有健全的藥物註冊制度和醫療儀器行政管理制度。為便利在大灣區工作及生活的港人在當地就醫及促進港資醫療機構落戶大灣區,特區政府一直與內地有關部門商討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為試點,容許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指定港資醫療機構使用已在香港註冊的藥物和常用醫療儀器。

正如《施政報告》中提到,食物及衞生局會盡快經廣東省審批先行落實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試行使用已在香港註冊的藥物和香港公立醫院使用的醫療儀器安排,並適時延伸政策至更多指定醫療機構、藥物及醫療儀器;以及容許在香港已註冊的傳統外用中成藥產品可通過簡化的審批流程在大灣區註冊及銷售。

我相信有關措施不但有助吸引本地和跨國藥企、生物製藥和醫療科技公司以香港為基地申請新藥註冊,而且能夠提升區內醫療服務的水平,以及便利港人在大灣區內得到港式治療並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同時惠及兩地。

結語

面對2019冠狀病毒病的來襲,2020年對我和我的同事們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未來,我們除了會盡心盡力抗疫外,亦會繼續全力推進各項醫療衞生政策和《施政報告》中提及的措施,守護香港市民的健康。

2020年12月6日

2020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