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网志
(前食物及卫生局)别为故事划上句号 请将生命延续下去 (I) (9/11/2019)
今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器官捐赠日。每年的器官捐赠日,无论是我或历任的卫生官员、医护界同工、病人组织,以致来自社会不同界别的器官捐赠大使,都会恳切地呼吁大家支持器官捐赠。
今日,我想先跟大家讲讲几个小故事,让大家知道我们呼吁的背后,其实是满载着等候器官移植病友们及其家人对延续生命的盼望。
在80年代,我从事儿科深切治疗临床护理工作,在那个年代,香港仍未进行过肝脏移植手术,末期肝病的病人存活率很低。到了90年代,香港医疗界已能进行肝脏移植,患上末期肝病的病人若获得一个适合移植的肝脏,便有了一个延续生命的希望。
在1992年,香港进行首宗心脏移植手术。在2009年,香港的心脏移植手术已突破100宗,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年轻受赠者曾在医院管理局(医管局)的活动上作分享︰由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身体常常缺氧,小时侯从未试过上体育课,中七那年因脑部有小血块导致中风,后来更因心脏衰竭,情况非常不乐观。幸好等了五个月,终于得到有心人捐赠心脏,使他终于尝到拥有正常心脏的喜乐,可以无拘无束地走,更可以安心做运动。
在2015年,一名年仅19岁的香港少女在游学期间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回港后诊断为严重肺高血压,情况急转直下,急需尸肺进行移植。大家都着急了,但少女最终等不及有心人捐赠,约一个月后离开人世。
这只是众多等待捐赠器官来延续生命故事的其中两个。事实上,虽然医学进步,对某些器官衰竭病者来说,器官移植依然是延续生命的唯一希望。香港每天都有超过2,000名病者及其家属焦急地在苦苦等待,病者还要每一天忍受着与死神搏斗的煎熬。更遗憾的是,有不少病人会因为等不及适合的器官,便离开这个世界。
可供移植的器官从何而来?
在香港,最常用作移植的器官有两个来源,分别是遗体捐赠和活体捐赠,其中大部分用作移植的器官来自遗体捐赠。为着缩短病者等候的时间,使病者能及早重获新生,市民积极支持器官捐赠,实在十分重要。政府一向大力支持及推广器官捐赠,我在2016年就任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期间,成立了器官捐赠推广委员会,连同卫生署、医管局及社区人士等协力推动器官捐赠,协调和整合不同部门及组织就推动器官捐赠的工作,以提高有关工作的成效。
委员会一直致力推广器官捐赠,在食衞局、卫生署、医管局及不同团体大力推广下,「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登记人数至今已超过31万人。当然,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政府会继续积极宣传器官捐赠的文化,推动更多市民将捐赠器官的心意转化为实际行动,到名册上登记意愿。我早已经登记了,你们登记了吗?
趁着今天是器官捐赠日,我再次提醒大家,在登记捐赠器官的意愿后,一定要通知你的家人,并鼓励家人到「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登记捐赠器官的意愿。
一如往年,食衞局、卫生署和香港电台今日会举办器官捐赠日的推广活动,今年的器官捐赠大使是欧铠淳小姐及许廷铿先生。我期盼未来会有更多市民身体力行,响应我们的呼吁,愿意捐赠器官,让更多病患中的生命得以延续。
我在下一篇网志会跟大家介绍器官移植的实际情况。
2019年11月9日